五五章软刀杀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围棋被称作“手谈”,是有道理的。它也是人和人的一种交流方式。

    高攀龙知道,自己这和棋,看似水到渠成,机缘巧合,实际是李易特意做出来的。按自己的水准,是绝走不出这难得一见的三劫连环的,都是被李易的棋一步步逼出来的,才最终让自己出了一把彩。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两人原来的一些芥蒂,也烟消云散了。

    当晚,李易就宿在岳麓书院,晚饭后,几家书院山长,和李易进行了会谈,畅所欲言,研讨了未来中华联邦办学模式。

    第二天上午十时,岳麓书院汇聚了2000多弟子和500多各地观礼嘉宾。

    书院庆典如期举行。走完祭拜固定的仪式,就以热烈掌声,欢迎李易的讲话。

    李易知道自己这讲话是重头戏,也不客气,登台道:“各位山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姑且让我这样称呼大家,因为当年,我也曾考中童生,只是后来没机会考秀才了,当然,就算让我再考,估计我也是名落孙山的结局,所以我很遗憾,我在大明仕途上,就没了进步的机会。”

    高攀龙看李易说得轻松诙谐,就打趣道:“所以,你看当官无望,就另开炉灶,自己任命官员了?”

    这一句话,就引起了善意的笑声。

    李易道:“高山长说的是,因为大明给我一个少师的虚职,也没有给我管理的属地,没办法,小子只有在海外找几块地方容身。”

    那指教过李易的教习,见李易这发言不是高高在上,就有了胆量,质疑道:“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李司令在海外多造杀孽,有违圣人之道吧?”这倔人一说话就煞风景。让叶坤字皱眉。

    李易也不生气,道:“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能力有限,只能顾及我们华夏百姓。就算我们华夏百姓,我至今也只能为三千万人遮蔽风雨,避免他们哀嚎辗转,死于路边的命运。其他国家,其他种族,我的能力还顾不得。希望各位老师,有朝一日,能培养出兼济天下的大才。如杜甫诗中所说: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叶坤道:“李司令你就不要谦虚了。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国有句老话:向情不向理。为人处世,总有一个远近亲疏。我们父母兄弟被人打了,就算父母兄弟没理,我们也不能帮打人,来打自己的父母兄弟吧?还是要挺身而出,维护自己人。李司令这一次在上海,斥巨资办学,就是惠及万民,恩被万世的兼济天下之举。”

    李易早知道这些读死书,忍死理的人,会有人看不惯自己的海外做法。毕竟这有违圣人之道。自己虽然东拉西扯,也用圣人话来搪塞,还是有些不能自圆其说。亏得叶坤及时出场解围。让他有了转移话题的机会。

    李易道:“叶山长说的是。我们儒学一路行来,有许多先贤,如王阳明等,博采众家之长,让儒学更加博大精深。我只是提供一个平台,让各位师长能把我们儒学精华,不仅播于上海,还要播于海外,播于天下。让先贤的学问光辉,普照世间!开荒团将不吝巨资,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一句说完,几大书院山长带头鼓掌,所有人热烈鼓掌。

    儒学大兴,这是教书人最伟大的理想,其实也是梦想,不能实现的梦想。可是这梦想在李易这很可能实现。起码现在就可以在海外几国实现。李易这是举着屠刀,在推行圣贤学问啊。那李易算是圣贤,还是屠夫?

    这些人很有些迷惑。

    他们不知道那些普及世界的宗教都是怎样推广自己的。伊斯兰教,就是一手持《古兰经》,一手挥利剑推广的。

    天主教为了推行自己的教义,悍然发动了十字军东征,战争居然持续200年,血流成河,才有了后世那样多的信徒。

    如今儒家要推广,能少了屠刀吗?

    高攀龙是见识广博的。他知道从古至今,一种教义的推广,善的外衣下,隐藏的都是血淋淋的屠刀。如今有了李易这屠刀,自己这些人,完全可以用慈善的面目行走天下了,大善!

    这坚定了高攀龙搭上李易这班车的想法。其他书院山长何尝不是如此想。这一下,大家心里都觉得鸿蒙初开,貌似有了一个发展自己学派的机会。抓不住这个机会,自己学派很可能就沦入末流了。一下子都警醒起来。

    李易讲了在上海,普及小学教育的初衷。希望岳麓书院和其他书院,不仅办好高等教育,而且要积极参与,办好普通教育。教育要从少年抓起。

    李易这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结尾,李易铿锵有力说道:“论起华夏未来,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天下,则国雄于天下。。。。。。”

    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子尾。就是开头要像凤凰一样的漂亮,中间肚大能容,结尾如豹子甩尾,有力有声。李易这一通慷慨陈词,让许多人心情激荡。大家都没想到,一个他们印象中只知道打打杀杀,赚钱为业的人,居然高屋建瓴,有这样远见卓识。

    李易这篇演说,后来被《青年报》整理发表,文题拟为《少年中国说》。这可真让李易汗颜不已,自觉抄袭不易,随便都被人看出马脚,亏得梁启超不能跑这个时代,找自己要版权。

    大会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叶坤上台,郑重对大家宣布:“各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一些消息:上海市投资数十万两白银,首先建立十所大型中小学,招聘适龄青少年入学。这十所学校,名称就是岳麓中学和岳麓小学。这是我们岳麓书院走出长沙,办的分校。这是岳麓书院的光荣!凡我岳麓书院弟子,都可报名前往上海任教。普通教师月薪10两到30两白银,包食宿,欢迎大家会后踊跃报名。”

    岳麓书院的弟子早知道了这个消息,情绪稳定。只是外地来观礼的人,有许多人不知道,开始骚动起来。有这好事?怎么全让你岳麓书院摊上了?这个年头,书院毕业等于失业,朝廷断了报考公务员的路,待岗在家的,不知凡几。就是有些家产的,也不愿意吃闲饭。

    接着是高攀龙代表嘉宾讲话,他先盛赞岳麓书院数百年成就斐然,接着对书院走出去办学表示了赞赏。最后宣布:“东林书院经与李易紧急协商,以后也将在上海,陆续建立十所中小学。”

    这就是前有车后有辙了。

    东林书院和岳麓书院千年传承不能比。可是东林书院正是大明最当红的书院,又地处繁华的大运河畔,学子可不比岳麓书院少。

    可岳麓书院先行一步,叶坤已经成为教育部长,自己虽然淡泊名利,还是心理有些芥蒂。

    不过上海这学校,必须办!

    这第一打出了知名度,传播了自己门派的学问。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现在书院弟子就业率真的太低,有了这个好机会,那些家境一般的人就有了出路。当然还有第三,传播自己学派的学问,不用自己掏钱,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其他几个书院,也激动起来。山长们包围了李易,纷纷请问李易,能不能也支持他们在上海开分院?虽然他们没有东林书院的气魄,不过派出弟子,到上海建立一个或两个分院还是做得到的。

    李易很愿意各个学校以自己名头办分校。虽然是自己花钱。可是这个时代,可不是骗子横行的时代。这是把信誉和名誉,看得很重的时代。

    各个书院在上海,势必形成竞争趋势,优胜劣汰,这就应了那句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这学校真搞得不如别人,那可就丢脸了。哪个学院敢不派精兵强将?

    教育是一个费钱的工程,效益产出时间晚。不过李易深知:没有大量的读书识字的人才,没有教育先行,中华联邦就走不远。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何况他根本不穷呢。

    于是李易表示:不论哪家学院,来上海办学,一律欢迎!将来还欢迎大家到北方,到南方的海外九省办学!

    李易有九省了?这些书生都很吃惊:大明才南七北六十三省啊。

    不过数一数:安南三省,加上台湾,这是四省。北方四省如果再加上庆尚道,可不是九省?

    虽然北方有三省正在征服,庆尚道还没征服,可李易的信誉卓著。安南不就说灭就灭了?庆尚道说要当然就要了。

    立刻有些人想到,李易少说了一个上海市。

    这上海市,李易砸下的银子,远超一省。如今人口激增,也可抵一省。那就是九省一市。

    按李易这样疯狂的席卷天下的速度,短期是不是就超过大明了呢?那么,大明和李易,谁算中华正统呢?

    这些人又有些迷惑了。不过这迷惑更坚定了押宝李易的决心。

    高攀龙讲过话,坐在李易身边道:“李易啊,这一次,你这学办得太容易了。天下学子,真的要汇聚上海了。这样规模的办学,自古未见。老夫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易道:“没有各位山长共襄盛举,只我李易,能做得了什么。我的希望是中华民族,人人读书识字懂礼,成为可造之材。这路,还远着呢。”

    高攀龙道:“这几天我看你编的教材,佩服得五体投地。教材看似简单,越琢磨越是奥妙无穷。我们几个山长早来了几日,这几日都在研究这教材。教材的编订,不是一朝一夕,是无数心血结晶。没想到李易你当年在向阳大院,就有了这样的真知灼见。我们这些老朽,真的是固步自封,坐井观天了。惭愧惭愧。”

    李易也连道“惭愧”,他是发自内心的。

    教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体系。李易是回忆了后世的中小学课本,结合这个时代特点,编写了语文、数学、历史等科目。

    至于外语,李易决定:将来一定要让汉语成为世界通用语,汉字成为世界通用文字。这样中国的孩子,可以省下学外语的时间。让那些外国人,呕心沥血,把最好的时光放在学习汉语上吧。

    一想起这个伟大目标,李易就有些激动。

    后世他可被英语坑惨了。中国孩子,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放在学习英语上。费了那么多心血,最后这英语有几个用得到的?除了古德白,还有几个记得别的单词?强制学习一门百分之九十九用不到的学科,而不是选择性学习。真是残害生命啊。

    不过李易觉得这个方法好。以后全世界其他民族,都强制学习汉语,让他们把有限的学习时间都搭这个上,最终还有哪个民族能有精力和中国抗衡?这几乎就是软刀子杀人,确实是不见血的好手段。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3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3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