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玉猪龙(十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我听谷沃贺的阿玛讲,他们的先祖早在五千年前就来到这里了。那时候这里是干冷的冰原冻土,山顶是终年不化的冰川,只有夏季时的两三个月河水才会融化,草才会发芽变绿。广阔的冰原上到处是猛犸象和披毛犀,这是他们的先祖最佳的猎捕对象,所以他们的先祖就在小南山停下了迁徙的脚步,定居下来。

    现在原住民的后裔已经融入到胡不与国内,和烈姓部落的人通婚杂居,分不出谁是谁了。

    ……”

    “我下来看大法拉在门口,就知道是额尔赫阿珲回来了!”额尔赫还想继续说下去时,门口突然传来了说话声。众人都不由抬头看去,一个中等身材偏瘦弱的中年男人打开门从梯子上走下来。

    “是达春(满语名字,汉意快利、敏捷)啊!今天回来得太晚了,想着等明早再让谷沃贺和二狼俩孩子去看你呢!没想到你想闺女想得连夜就来了!”额尔赫站起来笑着迎过去。

    额尔赫拉着达春走到谷沃贺跟前时,谷沃贺却只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达春,一脸生疏和尴尬。弄得达春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不知咋开口招呼谷沃贺好。

    “阿布哈(满语称呼,汉意岳父)!您和谷沃贺都坐下来,慢慢唠!”为缓解尴尬的局面,关鑫笑着招呼达春。

    “好的!你就是二狼?咱家闺女眼光就是好!”达春一边趁机拉住谷沃贺的手一边欣赏地笑着看向关鑫说。

    “阿玛!您坐这吧!”谷沃贺怯生生地笑着招呼达春。

    “好!”达春拉着谷沃贺坐下来,眼里已经不由自主的有了泪花。

    “若不是你额默阻拦,上次你额尔赫舅舅就把你从部落接回来了。那样我们爷俩早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达春说着竟然哽咽着哭起来。

    “你看你!又哭了!弄不明白我老妹当初怎么会和你好上的!”额尔赫推了一把达春有些嗔怪地说。

    “当初如果不是你妹看好我,我怎么会……还好,我闺女像我没像她!”达春恼羞地涨红了脸,瞪着和谷沃贺一样的丹凤眼看向一脸嬉笑的额尔赫。

    关鑫看着自己的老丈人,同情之感油然而生。看来做为斗毕部落女人的男人都得有强大的内心才行。

    “达春,你的萨里甘同意你接谷沃贺回去住了?”额尔赫收了嬉笑,一本正经地问达春。

    “那当然了!我闺女理所应当住我家里啊!她要是不愿意我就再取两个老婆回来,反正我能养起!”达春挺直腰板语气强硬地说。

    “可也是!凭你捕貂和磨玉的手艺,再取十个老婆也养得起。我老妹若不是为了部落,断不会舍了你这个会养家的男人!”额尔赫真心佩服地拍拍达春的肩膀说。

    “这是您送给额默的?”谷沃贺指着双耳上戴着的一对白玉玦问达春。

    “是!你额默说如果她生的是女孩就留给女儿戴……”说着话儿达春又激动地哭起来。

    “你额默她也没说生了女儿不让我看啊!如果知道是这样,我倒希望你是男孩,那样你就不用离开我了!”达春抹掉脸上的泪水拉住仍旧流泪的谷沃贺的双手。

    “阿玛!”谷沃贺扑到达春的怀里尽情地哭起来。关鑫和屋内的其他人都被感动得湿了眼眶。对亲情的渴望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人类对亲情的需要才会获得满足。

    第二天一早,谷沃贺和关鑫刚起来,心急的达春就来接他们回家了。额尔赫理解达春的心情也没有挽留。谷沃贺的额克出和孩子们热情地邀请他们改日再来做客,关鑫和谷沃贺笑着说一定会来。

    达春家和额尔赫家差不多大,只是北墙上挂满了貂皮,墙角堆着各种玉石原料和半成品。达春的萨里甘看起来很年轻,也就二十多岁,但又高又壮,像个男人似的,看着能把瘦弱的达春装进去。她对谷沃贺和关鑫只是礼貌性地笑着打过招呼就领着四个孩子回到火塘边烤火去了。

    达春故意轻咳了一声以示对妻子的不满,同时对谷沃贺和关鑫歉意地笑着,屋内的气氛有些尴尬。

    “您磨玉的手艺是祖传的吗?”为了缓解气氛关鑫一边走近那堆玉石,一边回头问达春。

    “是!我的先祖来自遥远的南方,许多河流从西面和北面覆盖着冰川的高山中流出来,流向东方低处的大草原。草原上生长着许多毛毛草。毛毛草是先祖眼里的神草。最初,萨满先祖观察到呕吐拉稀的牛羊吃了毛毛草后肠胃就奇迹般地好了,于是在他自己吃坏肚子呕吐时也抓了一把毛毛草咀嚼,结果发现呕吐的症状竟然也好了。自此后整个部族的人都知道了毛毛草的用处,开始咀嚼毛毛草,渐渐地他们发现自从开始吃毛毛草后他们的眼力越来越好,很少闹眼疾了,就认为毛毛草是天神赐给他们的药草,无所不能。

    先祖们在秋天时把毛毛草的种子收集起来,待到来年春天再把种子撒在野火烧过的草地上,这样他们就可以集中采食毛毛草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位先祖在冬天食物不足时尝试着吃毛毛草的种子,发现种子比夏天的叶茎更好吃更顶饱,于是就告诉了族人。

    从此以后,族人开始秋天采集毛毛草的种穗存储起来,留到冬天时食用。再后来,他们又把毛毛草的种子撒到被火烧过的草地上,待到秋天时发现种在火烧过的草地上的毛毛草比别处的毛毛草更高,更粗壮,籽穗更饱满。于是,先祖们开始每年春天在草地上烧荒种毛毛草。

    经过几百年的种植,毛毛草越长越高,谷穗越来越大,种子也越来越饱满。之后,先祖们又发明了石磨盘和磨棒用来研磨种子外皮,使它的口感更好,并给驯化后的毛毛草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粟。

    原本先祖们在草原上生活得很幸福,谁知随着天越来越热,西面和北面高山上的冰雪都开始融化。越来越多的河水淹没了草原,形成湖泊,最后和大海连成一片。

    草原面积越来越小,各种高大的树木在草原和山地上形成茂密的森林,先祖们只好迁徙到高处的山谷中,继续生活。

    因为大型猎物越来越少,一部分先祖决定沿着山岭边的草原向北,寻找北迁的猛犸象和披毛犀;寻找适合种植粟米的地方。

    他们中一些人去了西面山岭尽头处的高原,还有一些人沿着潦水东面的草地一路向北,在潦水(辽河)和衍水(太子河)交汇的地方,他们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在河里发现一种特别的石头,这种石头比其他石头硬,而且有光泽,半透明。用这种特殊的石头制作的工具比其他石头工具耐用,还漂亮。先祖习惯把漂亮的石头叫做玉。”

    达春停止讲述,拿起一个磨制好的浅绿色,质地坚韧,细腻温润,光泽明亮的玉环对关鑫继续说道:“当时先祖第一次发现的玉石和这个差不多。”

    关鑫小心地从达春手机接过玉环,仔细地把玩着。这应该是岫岩玉。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距今12000年的旧石器遗址中出土过三件浅绿色玉质、打制工艺制成的砍斫器,经专家鉴定为岫岩玉。小孤山仙人洞古人是最早用玉的古人,达春的先祖应该就是仙人洞古人。

    在第四纪冰河期末次冰期期间,由于气候的变化,引起海平面的急剧变化。自10万年前开始,海面开始下降,7.2万年前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3万年前又降至一100米以下,2.5万年前继续下降至一140米以下;1.7万年前海面上升,至一100米左右,至1.2万年(也有的资料记载距今1。1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大约8千年前,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海平面在一60米以下维持了6万年左右。

    因为渤海和黄海海水较浅,渤海现在平均深度18米,黄海现在平均深度44米(北黄海平均深度38米),所以渤海和黄海海底在第四纪冰川期期间大约维持了6—7万年的陆地阶段。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变成陆地的渤海和黄海逐渐形成了草原地貌,成为古人类和动物的避难所。这些古人应该包括了田园洞人,山顶洞人和东胡林人。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