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渤海国(六)国破家亡族繁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唐朝灭亡,享国290年。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开封。大唐不复存在,渤海国失去了保护伞,历史进去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时常发生地方实力派叛变夺位的情况,使得战乱不止,统治者多重武轻文。正因为中国的内乱,让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日渐强大。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大玄锡之后,渤海国又经历了大玮瑎(xié)、大諲(yin)撰两代国王,其间史籍已很少提及渤海国,由此而知,渤海国和大唐一样国力渐衰。弱肉强食,渤海国犹如将死之虫,让窥伺已久的强邻——契丹国有了可乘之机。925年末,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率大军亲征渤海,次年春攻陷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投降,渤海灭亡。

    渤海国历时229年,传15王。据戴逸《简明清史》的统计,唐朝派往渤海国的正式敕使前后共有十九次,渤海国向唐朝朝贡多达一百三十二次,向后梁朝贡五次,向后唐进贡六次,总计向中原王朝入贡计一百四十三次。

    当年的渤海国经济和今日的中国一样存在“东西部差距”。以国都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游地区为中心,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句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是农业区,经济、文化发达;国都东部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仍处于传统的渔猎经济发展阶段。这一差异的存在和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地域不同,物产自然不同。《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说着说着我都要流口水啦!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渤海国的先祖们还是挺有口福的啊!你们知道吗?卢城之稻就是今天的响水大米。响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蒸煮时香味袭人,米饭口感绵软柔糯,有弹性,饭粒晶莹透亮,饭味清香适口,冷饭不回生,开胃怡神。说实在的,我们东北的大米真比南方的大米好吃多了,这应该跟地域气候有关。能吃到如此美味的大米还得感谢一千多年前的渤海国先祖们,是他们把水稻栽培引种到北纬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区,让卢城之稻从此成为贡品,成为水稻中的贵族。

    渤海国除了传统的渔猎业外,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都和中原地区类同。农业生产,已普遍采用铁制工具。他们使用的铁镰、铁铧、铁锸和铁铲等在今吉林省敦化、黑龙江省宁安及绥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遗址中都有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铁铧,为生铁铸造,长36厘米、重近4.5公斤,由此而知渤海人已用牲畜牵引翻地,不再田耦以耕,这样农作物的产量自然增加了许多倍。渤海国的农作物品种也很丰富,不仅有粟、麦、穄和葵菜,而且还有水稻、豆类、荞麦、大麻、苘麻和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

    渤海人继承了祖业善养猪,也饲养马、牛等大牲畜。鄚颉之豕就是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一带的猪,率宾之马就是今绥芬河流域的马。此马也是与中原地区贸易的重要商品,很抢手。手工业有纺织、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陶瓷和造船等行业。纺织品有布、绵、紬,原料是麻和蚕丝,产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边和龙县附近地区(古渤海显州)、朝鲜咸镜南道(古渤海沃州)和牡丹江中游(古渤海龙州)。即使在辽灭渤海后东丹每年还要向辽贡粗布15万匹,这足以说明渤海国的纺织业规模之大。铜的冶炼从周开始兴盛,到唐仍旧是生活必需品,渤海国的铜冶炼和制作也有一定规模。炼出的铜除用于制作生活用的各种器皿和装饰品外,大批熟铜还被运到今山东半岛(古淄青)出卖。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以南的哈尔巴岭一带和东宁县大城子地区,是铜冶的主要地。铁的产地主要在中京显德府,显州位城县的铁最著名。已经发现的渤海时代的铁制品已近50种。渤海人也能制作金银制品。和龙北大地、宁安上京、敦化六顶山等处渤海遗址,出土的金银制品有金带、金饰件、金钏、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史料记载在814年,渤海国曾向唐献金、银佛像各一尊。在渤海遗址中出土了很多陶瓷制品。陶器有碗、钵、罐、碟、盘、瓶、缸、杯等,并发现了许多釉陶和质地优良的三彩陶。在宁安、敦化及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旧称双城子)等地的渤海遗址中,皆有陶瓷残片出土。60年代初考古发现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乡,有大量渤海砖瓦窑群废墟,1980年考古统计竟然有20余座,可见当时的规模和需求量之大。

    渔猎和采集是渤海祖先赖以生存的技能,在渤海国的越喜、铁利、拂涅、虞娄等部仍保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史料记载的贵重渔猎品有貂、虎、豹、熊、罴、鹿、鹰、鲸鲵鱼、鲻鱼、乾文鱼等。采集品种类也很多,贵重的有人参、白附子和松子等,这些山珍野味主要用于纳贡和交换。

    渤海国的民俗文化纷繁复杂。受大唐文化影响居住于城市内的上层贵族大多信奉佛教。当时上京龙泉府佛寺百余所,僧徒众多,有些寺庙至今香火千年不绝。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宪宗元和九年和十二年,渤海国派高礼进两次朝贡大唐,进奉卢城稻与金银佛像,以备唐皇室每六十年举行的法门寺迎奉佛指舍利之用。

    渤海国王室每年都在潥州(今吉林省吉林市)举办无遮割镰大会,以第一穗卢城稻供奉诸佛,第二穗卢城稻进献大唐皇帝,渤海贵族皆以分得余下之稻而雀跃。渤海人信奉佛教到了痴迷的程度,连死后也要住进佛塔一样的坟墓中,希望灵魂转世成佛。最为典型的就是渤海文王之女贞惠公主墓,其复原后的墓葬佛塔为七层,高约二十米,这在中国古代贵族墓葬中都是极罕见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发掘的杏山寺遗址是渤海后期率宾府地方贵族捐建的著名佛寺,其寺庙布局规整,建筑规模宏大,和当时中原与日本的寺庙规模不相上下。

    位于吉林高官白朝鲜族自治县长白镇西北郊塔山两南端平坦的台地上有一座渤海国时期的遗塔,本名失传,清代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凤台题名灵光塔。此塔于清光绪末年(1908年)发现,为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5层,层层收分,通高12.86米。塔刹呈葫芦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砖对缝,黄泥作浆,叠涩式塔檐,底边长3.3米,顶边长1.9米。塔内层间砌成平行叠涩顶并留有空洞,上下贯通。塔下存地宫,向南接甬道,有土阶可通往地面。灵光塔与陕西省唐代小雁塔结构十分相似。这说明了渤海国佛教的兴盛和唐朝有直接关系。

    渤海贵族受外来文化影响信奉佛教,平民却保留了本民族的原始信仰——萨满教。近现代以来通过考古发掘在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均出土了大量的渤海国时期民间萨满教使用的铜制腰牌、腰铃、鼓棒手柄、神服上的铜制镶嵌物、陶制神偶等各种法器。

    说到此我想起清太宗皇太极的一句话‘扩土亡族,不扩土亡国’。大清入主中原近三百年,亡国必然,族虽在却少了传承,失了语言文字,痛也是必然的。

    926年的农历二月十九(阳历4月4日),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改忽汗城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统治东丹国。不久,阿保机班师掳走大諲撰与其妻及族属,安置在辽皇都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波罗城)附近,‘赐諲撰名曰乌鲁古,妻曰阿里只’,《辽史·国语解》:‘乌鲁古、阿里只,太祖(阿保机)及述律后受諲撰降,所乘二马名也’。苟且偷生也活该如此!大諲撰从此成为阶下囚,过着孤独的软禁生活,直至去世。而他的国民们命运也不尽相同。

    982年,辽国(契丹)撤销东丹国,改隶东京道,渤海国从此彻底消失了。渤海亡后,很多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人统治,大批外逃,主要是亡入女真。历史很会开玩笑,日后女真建立金国灭了打败渤海国的契丹,也算报仇了。还有一些渤海人被契丹强迁到其他地方。渤海人先后两次被迫迁离故土:一在阿保机攻下扶余府和龙泉府后,将渤海大氏王族和战争中俘获的军民迁到巴林左旗;二是928年东丹国都南迁,大批渤海人一同被迁至辽东。经过这两次大迁徙,渤海5京15府的居民大多数不在原住地了。渤海移民被迫迁徙路线大体为:上京龙泉府民一部分被迁到巴林左旗,大部分徒居今辽宁省辽阳市;中京显德府民少数远移至老哈河流域,多数被分散在今沈阳市与辽阳市一带;东京龙原府民被迁到今辽宁省凤城县;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今海城市;西京鸭禄府被俘者被迁到巴林左旗南;扶余府被俘者被迁至巴林左旗西;鄚颉府民部分迁到今辽宁省昌图县;定理、安边二府居民被南徙今沈阳市北;率宾府部分居民被分别迁往辽宁省盖县和北镇县境;东平府民被分散至辽宁省新民、开原、康平县一带;铁利府部分居民被迁至巴林左旗西北和今西拉木伦河附近、长春市北、沈阳市西南的浑河北;怀远和安远二府民被移居今铁岭市及辽河上游地区、吉林省浑江市北。迁至上述地区的渤海人9.4万余户,47万余人。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2万户10万口渤海人留居故地。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将渤海人能为兵者编为渤海军共8猛安,并住在今辽阳市一带的五千余户渤海人及3万胜兵,转移到山东戍守。由此可见今山东人中也有渤海人的血脉在。

    中国人自古至今都在主动或者被动迁徙,民族融合,血缘融合不可避免。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一直顽强地保持到今天,也许和不断迁徙,不断融合有关。今天有人说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足以说明中国人是善迁徙的。我们的先祖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这样的迁徙之路。”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