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归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郎宁生他们六人才找到默契却又要分开了。

    “六儿,你春节真的要回老家过年吗?”关鑫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问仍旧躺在床上的郎宁生。他们宿舍在肖强的提议下按出生日期排了序,老大是高礼师,老二是关鑫,老三是肖强,老四是杨宇桓,老五是马伟博,老六是郎宁生,于是大伙就习惯了喊他六儿,郎宁生虽然得叫其他五个人哥却觉得亲切也就乐呵呵地答应了。

    “当然了,爷爷说的话我老爸没有不听的。”郎宁生一边玩手机游戏一边说着。

    “成天听二哥讲渤海国的故事,我也想去你的老家宁安看看渤海国曾经的都城啥样。”马伟博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

    “我也想去!三儿,四儿,你们去吗?”高礼师一边从上铺伸腿下来一边回头问正收拾行李的肖强和杨宇桓。

    “我都说了不许叫我三儿!”肖强停下来,站直了身体脸红脖子粗地对高礼师大声反抗着。

    “人家二儿,四儿,五儿,六儿都没意见,我就不晓得你为什么不高兴呢?更何况这主意就是你先提出来的啊!”高礼师知道肖强的脾气故意逗他说。

    “他们当然没意见,你也没叫他们三儿啊!现在谁愿意自己被叫成三儿啊!”肖强涨红的脸恢复成了黄白色,无奈地苦笑着说。

    “现在小三可比老大牛逼!这年头当老大不容易,要不我们俩换换?他们几个不总说老大得让着他们吗?我都让他们半年了,也该换换了。”高礼师看着肖强无可奈何的表情,笑得更加肆意了。

    宿舍的其他人已经看惯了他俩斗嘴,都乐不得看热闹。

    ……

    “你们当真要去?我可以给你们当向导。”看老大和三儿终于停了争斗,关鑫提议说。

    “当然去了!过年在家呆着也无趣,还不如我们约好了出去玩几天开心呢!”杨宇桓对大伙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同意。因为马伟博赶飞机时间紧,六个人说好了回家后再商定春节后一起去宁安玩的具体行程。

    放假回到家里,见到爷爷后,郎宁生才知道爷爷执意回宁安老家的缘由。叶落归根,奶奶临终前对爷爷说想回老家。爷爷答应奶奶一定会把她平安地送回去,而且自己也会陪在奶奶身边不让她孤寂。爸妈哪能让爷爷一个人回去,就劝他说等郎宁生放假了一家人一起陪奶奶回宁安。爷爷当然愿意一家人一起回去也就同意了。

    一路奔波,从中原来到东北的宁安后,郎宁生既好奇又兴奋。老家的亲戚都很热情好客,今天去三爷家,明天去二姑奶家,后天去舅爷家……郎宁生还没把堂哥、堂姐、表哥、表姐们认全就又进来一波嫂子、姐夫,晕头转向之际却又有人热情地询问,郎宁生只得用最具诚意的笑脸回答他们。看来住在有一群亲戚的家乡还得有个好记性才行,郎宁生在心里羡慕起天生记忆好的关鑫来。

    三爷家的老叔是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阴阳先生。他知道爷爷的来意后说到:“迁坟骨灰安葬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马虎不得。清明节也叫中元节,祭祖节,是修坟动土、移骨安葬的最佳时机。二大爷先安心住下来,我先帮您寻块好墓地,等到明年清明再让二大娘入土为安最好。”

    爷爷听后点头同意并说:“我也知道清明最好,把你二大娘葬在宁安是她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这次回来我就没想过再离开。等过了年就得麻烦你陪我出去寻个风水宝地,日后我和你二大娘俩人一起睡在那里就安心了。”说着爷爷混浊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坐在身边的郎宁生赶紧伸手去给爷爷擦眼泪,不想自己的泪水也流了出来。身边坐着的老少十几人都不禁湿了眼眶陪着伤感落泪。

    郎宁生的爸妈来之前已经知道了爷爷的心意,虽然不放心却也不能阻拦,只好暗地里让亲戚在宁安物色了一家条件好的老年公寓,等过了年就让爷爷去看看,满意了就搬过去住。这样他们才能放心些。

    转眼忙碌热闹的春节就过去了,正月初八日,安排好爷爷的住处后郎宁生的父母就回洛阳了。郎宁生因为和舍友约好了初十来宁安聚齐后去镜泊湖游玩就暂住在了老叔家。

    宿舍六个人聚齐时已是初十的中午,因为关鑫去年高考完曾经和家人来过镜泊湖,所以此次的游览路线及食宿都由他负责。

    “一般游人都是先游镜泊湖,再去地下森林,我们这次却是先去地下森林,然后再返回镜泊湖。因为我个人更喜欢地下森林。”关鑫从副驾驶座位上回头对后面坐着的五个人得意地笑着说。这台面包车是他在网上预约的,车主是有着二十几年驾龄的老司机。因为前几天刚下了场大雪,雪深路滑,来自南方的马伟博、高礼师和杨宇桓一上车就胆战心惊地系紧了安全带,双手抓紧了扶手,一副随时应付意外的样子。为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关鑫开始发挥他的特长,给大伙讲起了故事。

    “大伙都知道《山海经》是部奇书,里面描述的事物荒诞奇特。其中的大荒北经中就有记述我们的先祖肃慎国的: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

    这段话书上是如此解释的: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咸山。有个肃慎氏国。有一种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有一种蛇,是野兽的脑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虫。

    你们都知道我爸是个书呆子,他总喜欢研究书上的东西,而且想法与众不同。比如关于上面山海经里这段话的解释他就不认同。

    不咸山就是现在的长白山,也是大清国的龙脉,满族的发祥地。对此老爸也有疑义,这个话题等以后再说,我接着上面那段话说。老爸认为‘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的应该就是现在的蜻蜓,我们东北人叫蚂螂。远古时期,东北荒草丛生,水洼湿地随处可见,夏天蚊子肯定比现在多得多,它的天敌蚂螂当然也会满天飞。古人对蚊子讨厌至极,肯定会无比喜欢蚂螂,甚至会崇拜感恩这种会飞的蛭。为什么把蚂螂叫做会飞的蛭呢?学过生物的都知道蜻蜓的幼虫是生活在水里的和蛭相像。当肃慎先民到达中原腹地,和语言不通的中原人沟通时只能连比划再说才可以,也许他们也会在地上画图解释。如此中原人的记述就会照葫芦画瓢,出现偏差。到现在科技如此发达,以讹传讹的事也常有发生,何况是远古时两个相隔遥远很难往来的民族呢!

    同样的,老爸也认为所谓的琴虫其实就是东北虎。你们记得不《水浒传》里武松打虎段就把老虎说成是大虫。如此看北方远古时也可能有唤老虎为大虫的习惯。老虎身上的斑纹是近似环形的横纹,尾巴粗长斑纹也是环形的,画出来都和蛇的花纹相似,古人的绘画技巧应该还不如现在的幼儿,加之北方也有把蛇叫长虫的习惯,所以中原人才会把肃慎人描绘的东北虎说成是琴虫。

    可以想像,在远古的东北原野中满天飞的都是各种颜色的蜻蜓,森林里,随时可遇凶猛令人生畏的东北虎。从人的行为习惯去分析,当你去到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时,一定是先从最常见、最喜欢、最自豪、最敬畏的事物说起。因此,我觉得老爸的分析还是有道理的。

    另外我查过的资料上说明了老虎被叫做大虫的由来。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并把虫分为五类: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大有长(zhǎng)、为首的意思,如称兄弟中排行第一的为大哥;大又是敬词,如称大人、大夫、大王等。虎属毛虫类,是兽中之王。古人把五虫的首领与五行方位相配,西方之神即为白虎。大虫也就是毛虫之首领,兽中之王的意思。这与东方之神龙为鳞虫之长,南方之神凤为羽虫之王而被称为凤凰(凰是南北朝才产生的)都是同样的意思。

    你们看老爸是个是分析的有道理啊?从这件事你们就可以晓得我老爸真的就是个书呆子加书痴!”

    车上的人都被关鑫的故事吸引,渐渐忘了害怕,欢笑之余也有了赏雪景的兴致。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