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穆棱河(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二狼,前面就是穆棱河?”郎宁生激动地指着前方对身边的关鑫说。

    “这回我们顺着河道走就不会迷路了吧?”杨宇桓也从棚帐里钻出来挤到俩人中间坐下来。

    “我们能沿着河道走一段时间,然后将继续东行至兴凯湖。今晚我们不用野营了,可以去粮台山上的尼玛哈(满语,汉语意鱼)部借宿一晚。”关鑫指着前方河道边的一座孤立平顶山丘说。

    此时,大法喇已经上了河道,在平坦宽阔的河道上疾驰起来。雪橇犬们因为前行的阻力突然减小也兴奋地吠叫起来。

    夕阳下,雪帐中,三四十米高的粮台山如神龟探海般将头伸向穆棱河中。粮台山东、南、西三面险峻,北有缓坡可以上下。西南两面怪石嶙峋,与覆雪的河道相连,地势险要。

    “尼玛哈部的地形和我们部落很像。古人选住址其实比今人聪明。邻水的山城是最适合北方山林中民族生存的所在。邻水便于渔猎和出行,居山可以防止野兽和异族侵扰。这种生存的智慧直到明末清初仍然沿用,抚顺的赫图阿拉就是一座山城,连沈阳的故宫都保留着山城的特色。”关鑫解释说。

    “尼玛哈和大马哈鱼有关系吗?”杨宇桓好奇地问。

    “松花江流域鱼的品种繁多,当地人总结成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的顺口溜,便于记忆。大马哈鱼属于七十二杂鱼之一。这就是我们族人被称为渔猎民族的原因。鱼多和鱼有关的菜谱自然也多:鲶鱼炖茄子、鲤鱼炖白菜、鲫鱼炖豆腐、鳇鱼炖土豆、清蒸白鱼、煎焖马哈、浇汁重唇、红烧鲟鱼......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和鱼搭配成菜。

    ……

    这么说着我就更馋我妈做的鱼了,还是言归正传吧。先给你们解释完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再细讲大马哈鱼吧。

    三花之一鳌花也就是鳜鱼。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产鳜鱼,我们部落所在镜泊湖鳌花最有名。代表菜有清蒸鳜鱼和松籽鳌花。

    三花之二鳊花的学名是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鳊花虽然不大却很肥,但吃起来又肥而不腻,煎炖皆宜。

    三花之三是鲒花,就是鲫鱼,是江鲫。鲒花体大肉鲜,煨汤,清炖,清蒸,煎焖,红烧,咋做咋香。说的我又流口水了,不能再说吃的了。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和铜罗……啊呀!我又馋铜锣烧了!四狼,给我块鱼干嚼两口解馋吧。

    我一边吃,一边继续说啊。

    十八子有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这个岛子兴凯湖最有名,我们过几天就能吃到几千年前的白鱼了,到时候品一品和现代的白鱼是不是一个味儿。

    十八子中最有名的是七里浮子,就是鲟鱼,也叫鳇鱼,是国宝级的珍品。

    其他还有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棒子、鲫瓜子、鲢子、嘎牙子、鲇鱼球子、狗鱼棒子、柳根子、船丁子、斑鳟子、青根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麦穗子、山鲤子、葫芦片子、沙姑鲈子、白漂子、紫泥肚子、细鳞子、刁子......

    七十二杂鱼更多,像鳇鱼、大马哈鱼、重唇鱼、狗鱼、刺鱼、山鲶鱼、兔子鱼、板黄鱼、马口鱼、花老婆鱼、怀头、胖头、鳡条、雅里红、黄瓜香......

    我也记不全了,就只给你们说说大马哈鱼吧。

    尼玛蛤是满语鱼的意思。尼玛蛤部是以鱼为图腾的部落,他们的图腾就是大马哈鱼。为什么大马哈鱼会被视为部族的象征呢?应该是因为它们不同寻常的洄游习性吧。

    大马哈鱼名字的来源和居住在乌苏里江两岸的赫哲族有关。每年秋风开始刮的时候,中国的乌苏里江里就会聚满大马哈鱼,赫哲族人这时就会欢呼雀跃的喊:达依马哈,意思是说定时往来的鱼儿到了。

    渔民说大马哈鱼是海里生,江里死,不无道理。大马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育肥、生长,性成熟后,为了繁殖后代,必须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

    每年的9~10月,大马哈鱼就会成群结队地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长途跋涉回到父母安睡之地。它们每昼夜就可以前行30~35公里,一路上爬过浅滩,穿越峡谷,跳过急流瀑布,无论何种困境都无法阻挡它们寻根的脚步!

    大马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度可达2~2.5米。它们为了能回到故乡可以一路忍饥挨饿,自毁容颜,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完成繁育下一代的夙愿,并甘愿以己之躯哺育后代。之后,幼小的大马哈鱼们将继续父辈的路程,凭借神秘的遗传密码再次踏上漫漫长路回到遥远的大海中生活。

    大马哈鱼在贝加尔湖中最多,只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和北冰洋中,它们的洄游地包括东北亚和北美。这和东北亚先民的迁徙路线何其相似啊?先民们是不是为了追逐这些神秘的鱼群才从贝加尔湖来到太平洋沿岸,又穿越了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洲的呢?我们今天的猎鹰之路不就是大马哈鱼的洄游之路吗?继承和寻根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关鑫停下来,望向飘着白云的湛蓝天空,一种醍醐灌顶的透彻感油然而生。伟大的阿布凯恩都里天神啊,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只要抬头都会看到你!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