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穆棱河(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冬日的暖阳如高悬的打光灯把山林雪野映成了一幅山水画。墨绿色的云杉和冷杉在山巅高耸入云,灰褐色的椴树和水曲柳如墨迹沿着山脊晕染,沟底河谷旁的胡桃楸和白桦树相互融合,在光影中时明时暗;黝黑的玄武岩从雪毯中或顶出一角,或凹陷成窝,让单调的白地儿也有了层次感。蓝天下一座座锅底帽盔一样的山峰连绵起伏,山岭间的路如一条银白的蟒蛇盘绕前行,两列狗拉爬犁在银蛇身上腾起白纱雪雾。雪橇犬的吠叫声惊扰了白桦林中藏匿的麻雀,叽叽喳喳惊叫着一窝蜂地飞上天空,又如一团乱麻般撕扯着坠入半山处的一片松树林里。

    “这地儿的山也是火山口形成的吗?不过看起来要比我们部落附近的火山口古老的多。”杨宇桓从棚帐里探出头向上仰视着一座平顶山峰说道。

    “那座山峰就是老爷岭北上之主峰牡丹峰,又名天岭或大架子山,是牡丹江与穆棱河的分水岭。过了牡丹峰我们就要沿着穆棱河继续北上了。牡丹峰海拔1115米,南北走向,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峰顶为一漫圆形的长方平台,四周为云杉、冷杉林所包围,地势向西北倾斜面呈放射状下降,高低差近800米。正如你所说2500万年前,这里曾有过剧烈的火山喷发,所以山岭都被玄武岩所覆盖,成为少有的一熔岩中山。你看!这里沟壑纵横,岩峦林列,景色奇美,因此在现代被设立为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以前我和高中同学曾经来玩过,不曾想穿越到古代还能看到它几千年前的模样!”关鑫从棚帐里钻出来,坐到郎宁生旁边,仰头望向直入苍穹的群山。

    “我听说穆棱是穆勒恩、木伦的转音,满语是马的意思。小时候,爷爷告诉我说这里曾经是渤海国的牧马场。想想看千万匹战马奔腾在白山黑水间是多么壮阔美丽的画面啊!但是我却有个疑问,在交通不便的唐代这些马是怎么从蒙古草原爬山涉水弄到这里来的呢?”郎宁生询问地看向身侧的关鑫。

    “其实在远古时东北就有野马生活,也就是著名的普氏野马,有化石为证。普氏野马化石是在松辽平原的晚更新世地层发现的,头骨及牙齿保存完好,石化程度不高,现收藏于吉林省自然博物馆。我老爸曾经特意去看过,据他揣测渤海国的战马也许就有普氏野马的血统。

    普氏野马化石是研究东北第四纪更新世古地理、古气候的有力佐证。

    我们都知道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总共包括七个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

    马的进化时代是从第三纪的始新世开始到现代,经过了始(新)马、山马、渐(新)马、草原古马、(上)新马和真马阶段。

    始新世时,始(新)马生活在北美的森林中,形体似狐狸,背部弯曲,前肢具4 趾,后肢有3 趾,以吃树叶和嫩枝为生,前肢可撑着树干将身体直立起来,觅食高处的食物,行动机警。

    大约过了1000多万年,到渐新世时出现了渐新马(中马)。体大如羊。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颊齿仍低冠,臼齿齿尖已连成脊状。仍生活在森林里,以嫩叶为食。又过了1000多万年到中新世时出现了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身体已有现代的小马那样大。四肢更长,齿冠更高。背脊由弧形变为硬直,由善于跳跃变为善于奔跑。臼齿有复杂的连脊和白垩质填充,表明食料已从嫩叶转为干草。草原古马已从林中生活转为草原生活,高齿冠臼齿适于碾磨干草,善跑的四肢能逃避猛兽袭击。

    到了上新世初期又出现了上新马,身体更大,齿冠更高,前、后足中趾更为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到了更新世出现了真马,身体达到现代马的大小,中趾充分发达,趾端成为硬蹄,牙齿除齿冠更高外,咀嚼面的褶皱更为复杂,反映出对奔驰于草原和嚼食干草的高度适应。

    地球在从渐新世衍进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过程中进入了一连串的冰河时期,因此才有了白令陆桥,让原产于北美洲的安琪马和三趾马通过路桥来到欧亚大陆,得以繁衍。

    在我国第四纪更新世早期,三趾马和真马仍然同时存在。适者生存,可惜到现在野生的马类仅剩下斑马和普氏野马了。

    古马是通过白令陆桥由北美洲来到亚洲的,而古亚洲人却是通过这个路桥从亚洲走向北美洲的,只不过比古马晚了两千多万年。

    更新世(冰期)时期,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冰期时冰川覆盖着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大量的水被固化在这些冰川中,因此海平面下降了125米,如此大片海底陆地便露出水面。一片宽达1500公里的白令吉亚台地显露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令陆桥。就这样白令陆桥把亚洲和北美连接在一起。

    地质证据表明较晚的一次冰川期,距今约2.2-1.9万年前,白令吉亚扩展到最大范围。距今1.9万年时气候开始回暖,但直到1万年前欧亚大陆与北美还是连在一起的。因为白令吉亚露出水面时有一条连续的弧形海岸线从亚洲一直到北美洲,所以一些生活在亚洲东北部海岸的居民就沿着白令吉亚海岸向东扩散进入阿拉斯加,然后向南抵达新大陆其他地区。

    因为古马和古人都是经过白令陆桥往来繁衍的,加之松辽平原普氏野马化石佐证,所以我猜测古马的一支有可能进入今天的穆棱河流域,之后在山间平原繁衍,被居于此的古人驯服。如此看渤海国时的战马有可能就是当地的,并不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如果我猜测的正确,我们在以后的行程中有可能会碰到野马群。”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