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求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具体哪一年,我们不必去考究与追查。只记得那一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与干旱,在山村,而我又是少年时代,热到什么程度,没有多大印象,不会像现在在城市里热得让人揪心与烦闷。地球变暖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切切实实感受到,就我们山村来看,一年年下雪的几率越来越小,寒冷的冬天已经基本不存在,偶尔下场雪已经成为稀奇,与我们小时候相比,真的完全变暖了!

    记得非常清楚,大人们都说那年有“两个太阳”,因此才出现那么干旱。干旱的程度我是看到过的,大部分稻田里的水的干了,田里的泥土成了白花花蜘蛛网状,与水稻的根在一起,感觉就像水稻根的“x光”照片,根系有许多都能清晰可见,虽然泥土龟裂,根还是死缠烂打想把泥土紧紧牵在一起,舍不得离开泥土。

    幸好是仲夏,村里的水稻已经都成长起来了,应该是第二次施肥与除草的季节,也就是我们放暑假的那段时间,即使很久没下雨了,水稻还未枯死,如果是秧苗受到那样的“炙烤”,估计早就成为“秧干”。我的确见过“秧干”,就是有几年秧苗多了,把秧苗抛到田埂或者别的地方,让秧苗给太阳晒死。有几年在插秧时,有些稻田已经干得无法耕田,然而等过了十来天,突然下起大雨来,让那些田又有了水,父亲不忍让田荒了,于是抓紧时间去重新开垦起来,找些有点像“秧干”的秧苗插到那田里,即使没有原来那种收获的希望,总没有让田荒着那样让人揪心,遇到运气好的时候,后来插的秧长势居然能追上先插的,甚至还有超越的时候,正因为如此,哪怕有一丝希望,总不会让田荒着,有时会到别村去找秧苗,周围有些地方比我们村海拔还要高,而他们插秧就比我们村迟,因此幸运时能从他们那里找到他们有剩余的秧苗。正是从父亲那里学来一些“不放弃”,每次遇到什么困难时,都会想到父亲这样干旱还要为那些稻田插秧的意志,我们凭什么轻易放弃?

    在那年代谷子就是农村人们的命根子。没有别的收入,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谷子更是我们村的宝贝,因此村里或者邻里就会出现因稻田纠纷产生过悲剧,严重者构成刑事犯罪。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十分无奈,显得十分脆弱,干旱与水灾,同样能给人类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那一年,就是遇到了严重的干旱,我有点懂事了,也有了最要好的朋友——小牛。小牛个子高大魁梧,年龄相同,他却高我一个头,他的憨厚与黝黑,让班里的女同学嗤之以鼻,而我却会帮助他,把全班女同学的都取了不雅的绰号,女同学欺负小牛时,我就让小牛高喊那些让她们讨厌的绰号,用以还击女生,以抵消深受“欺凌”的痛楚,达到内心的平衡。

    小牛是我重量级伙伴,由于同住一座房子,放牛或者砍柴,童年与少年以至青少年,我们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另一个与我要好的朋友就是土豆,他长得圆头圆脑的,他家人当年没粮食就期望能有土豆充饥,也就那年生了他,因此叫土豆。山村生小孩时,为了孩子利于成长,总喜欢取个小名,越难听越好,因此村里有了阿狗、阿猪、蜗牛等小名的孩子。另一个很要好的小伙伴,小名叫带豆,不知道小名到底对人生有何影响,带豆居然长得细长细长的,个子高,瘦得几乎风吹都会倒下的感觉。我的小名叫小男,每个人都这样喊叫,而我的个子真的小小的。一所学校里,我们这班有了我们四个男孩一起,被别人称为“四人帮”!

    小牛与我放牛回家,母亲就对我说:“小男,今天有佛事,我们要拿点菜去,小牛妈也会去的。”

    “去哪里?那是迷信吧?”我急忙说。

    “你这孩子,别胡说,今年这么干旱,村里开始请法师前来求雨,别多嘴,万一雨神听到,雨不下到咱们家的稻田里,到时你吃啥?”母亲轻微细语而严肃地说。

    大人之事,我不能管,更何况是村里的事,既然有人求雨,何不去看个究竟?于是我跑到小牛家叫喊:“小牛,我们一起去求雨!”

    “求雨?你要去求雨?”小牛惊讶地瞪着眼问我,眼睛如此大而圆,就像村里别人家的葡萄那样晶莹剔透,那表情一直深藏在我有脑海,以至这么多年还十分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是啊!我要去求雨,村里举办的求雨,我们叫上土豆与带豆,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左手扶在小牛的肩膀说。

    小牛妈怕我们一起搞出坏事,于是对我们说:“小牛等下还有别的事,他爸爸要让他送午饭到后山田里呢。”

    “妈,爸爸不是在楼上吗?怎么要送饭啊?”小牛马上插嘴说。

    “你这孩子,饭吃饱后去放羊……”小牛妈被小牛揭穿谎言,故意找另外一事搪塞。

    “哦,那我跟我妈一起去,就在学校二楼教室。”我故意把地点也说给小牛听,并且朝他眨了眨眼,也知道他会想办法会到那里会合的。

    小牛毕竟还听他妈妈的话,然后把羊赶出羊圈,故意绕到学校旁边,探听一下具体情况,估计羊就跑到外面一圈,没吃几口草,就被小牛赶回羊圈,一来一去个把小时,小牛就禁不住往学校里跑。

    我跟着妈妈去学校,走到半路就听到“叮咚咚,叮咚咚,咚咚锵”的声音。这种敲锣打鼓的声音,平常我非常怕,一般就是村里有人过世就会敲锣打鼓,各种锣鼓是有节律的,不同的节律就代表不同的事情。那时没有喇叭,没有扩音器,有时村里开会也会敲锣来通知村民的。还有些情况,就是村民们家里做迷信就会敲刚才我与妈妈在半路听到的这种锣鼓声。

    “妈妈,怎么有敲锣打鼓声?”我惊讶地问。

    “不是告诉过你了吗?那就是求雨所需要的锣鼓声。到时你别乱说话,我们的稻田都干旱得不行了,你爸爸说我们必须得拿点东西去敬敬雨神,希望他能多下点雨到我们田里,不然禾苗都要枯死了,明年就得饿肚子。”母亲提着几道素菜与几道荤菜,都是她亲手做的,而且制作过程中都非常讲究,需要非常清洁卫生,生怕佛祖吃了会责备,更不能让我们兄弟姐妹动手或者品尝。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母亲屁颠屁颠地朝学校走去。学校当然熟悉,只是这锣鼓的声音有点让我心悸,加上道士那种腔调,香燃烧的气味和浓烟,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走进寺庙!

    母亲与我走进二楼的那个教室时,已经有许多村里的妇女早就在那里摆好供品与菜肴,道士开始念咒语,等待时机开始施法,当然不时地会朝窗外观看天空,希望能在他的法力之下,请来东海龙王西海龙太子上天空,与雨神一起合作,让我们村这一带降雨,以拯救老百姓与植物的生命。看到排队的大妈婶婶伯母们,还奶奶爷爷级别的,头发花白,还提着水果或者菜肴前来,有些水果平常村里是没有到,非得到十里之外的福建的一个乡镇去采购才能买到,如此看来,他们的消息非常灵通与对雨神的虔诚,知道村里要求雨,早就给雷公雨神们准备好供品,有些水果晶莹剔透,倘若允许,我真会把它们偷吃到我的肚子,望着水果口水不停地涌上来,但从不知道那些水果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从来没有品尝过,有的还是第一次看见。我还真的只知道村里的那几样水果,简直糟糕透了,未见过那么多东西!如果母亲不在身边,我怀疑自己一定会伸手去触摸一下那些美丽诱人的水果!

    我偷偷地朝道士看了几眼,只见他戴着道士帽,这种打扮是在村里有人去世时请来的道士相似,长长的衣服,后背上有个八卦,帽子顶是平的,是长方形状,往下成梯形,能扣在道士的头上,帽子头顶前方也有个八卦,后面两根下垂的带子,在道士跑起来施法时,两根带子飘来飘去,特别引人注目。

    我忍不住又去偷偷地看了那个道士几眼,看到他开始翻开法事薄,本子上已经记了几个村民的名字,并且还有他们的“恳请”金额,不小心让我看到带豆他父亲的名字,原因是带豆的姐姐经常生病,许久都没好,许多人估计是中了邪着了魔。道士所写在黄纸上的经文,果然有带豆姐姐的名字,不管真假如何,还真的希望道士有高超的法力,能让带豆的姐姐好起来,原本如花似玉的姑娘,如今面黄枯槁、瘦不拉叽的样子,实在可怜。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92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92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