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章未雨绸缪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三月末,光海君总算松了一口气:开荒团的海军只留下李胜石一个师,镇守庆尚道。其余部队,赶赴天津进行什么移民去了。

    潜伏在大明的细作回报:天津已经成了难民的大本营。开荒团二十多万海军,分批载着百姓,向北方移民。

    光海君现在明白了,李易有软肋。他的软肋就是大明苦难的百姓。

    据说李易这个人少年就有奇志,要让华夏穷百姓都能温饱。

    按理说,这不过是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翻版,没什么。

    可是自古以来,读书人有几个人把这话当真的?都不过是说说而已。一旦飞黄腾达了,自己娇妻美妾,夜夜笙歌就够了。早忘了什么兼济天下。

    李易这个人年少无知,他居然当真了。

    大明人多地少,他就想出个移民的办法。可是天下之大,都是有主之地,哪个国家能答应让他移民?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居然自己搞出一个开荒团,扛着枪到别的国家去开荒。

    养兵需要钱,移民需要钱,一分钱憋倒英雄汉。可是这李易没被钱憋倒,因为李易这个人不是英雄,这个人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难为他居然想出了把灾民卖钱的法子。那些对土地孜孜以求的大明富翁,就纷纷解囊,金银流水一样的进了李易的腰包。

    天下人估计都认为,李易是个贪得无厌、脑袋钻进钱眼儿的家伙。可就在这个时候,大明黄河决堤,千万灾民嚎哭辗转。李易突然宣布,自己一力承担这些灾民未来的生活。

    千万灾民,光海君想想这个数字都可怕。

    朝鲜全国人口,不过是300多万。大明怪不得日子过得艰难,这就是人口太多了。大明人太能生孩子了!

    不对,不对!是大明承平200多年,没有战乱,就算是打仗,也是国门之外的事。这200多年休养生息,自然繁衍出了大量人口,造成了人口高速增长。

    安南、朝鲜为什么人口这么少?根本原因就是战乱。

    看看安南,几个小国互相攻伐,无一日不在打仗。还得承受周边国家的侵扰,尤其是大明,每隔几十年,几乎就出兵一次。

    自己这个国家更惨。契丹人杀进来,攻破国都,全国人口少了一半。将养些年,日本人又杀过来,攻破国都,人口又少一半。

    也不知道谁大放厥词:小国好,小国日子好过,经济发展得快。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小国就是韭菜,你长高了,总有人过来收割的。弹丸之地,根本无力抵抗人家的收割。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光海君如果把这个想法和李易说一说,估计李易会大表赞同。

    后世有许多小国,日子过得很好。比如科威特,太富有了,是沙漠珍珠。伊拉克立刻就去收割了。当然,伊拉克也立刻被美国收割了。

    那些亚洲西部的石油出产国,哪个不富?哪个过上好日子了?就是因为国家太小。一个小国,就得忍受被收割的痛苦。这就是所有小国的悲哀。

    所以有些人总以为小国经济发展快,人民日子好过,真是一个好笑的错误。

    因为这个推断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世界和平,经济向好,可是这个世界有多少时间处于这种情况?

    不说一旦有了战争,小国都是最先覆灭,就是有个经济滑坡,大国也要倾轧那些小国。就算那些小国再富有,因为经济体量小,产业单一,随便人家搞一搞事情,就是一片狼藉。

    所以大国有大国的难处,小国有小国的悲哀。如今光海君的悲哀,就是小国的悲哀。

    不过,他发现大明的千万灾民,给了他一个机会。

    庆尚道是万万丢不得的。这不仅仅因为庆尚道是鱼米乡,国家要依靠这个地方的物产过日子。也不仅仅因为他的反对派蠢蠢欲动,准备借他失地这一条,大做文章。而是因为开荒团一旦有了庆尚道,就有了占领朝鲜的基地。

    既得陇复望蜀,人心如此,李易这个野心狼更会如此。

    光海君敢断言:丢了庆尚道,不出两年,紧邻的全罗道就会被割走。接着失去的就是忠清道,江原道,直到朝鲜全境沦陷。

    庆尚道不能丢!

    既然李易撤走大军,专注移民,那就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一个夺回庆尚道的机会。

    至于以后,李易会不会卷土重来,那就另当别论。火烧眉毛还是顾眼前。

    渡过这一难关,他会联络日本、后金、蒙元、甚至大明,对李易施压,最多给他些别的好处,力争国土不失。

    既然李易不会攻击汉城,光海君决定御驾亲征。想当年抗日战争的时候,他的父皇就是御驾亲征,现在轮到自己了。可是他的这个决定刚一提出,就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反对,吵了半天,也没出结果。

    当晚他的叔叔李贤,入宫求见光海君。

    李贤比他大八岁,今年五十二了,一直是他的坚决支持者。光海君多年来没少得李贤臂助。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把李贤请了进来。

    李贤半生戎马,尤其是对日作战,几乎总是身临前线,在军中素有威望。

    互相见过礼,李贤也不寒暄,开门见山道:“陛下,虽然当年您父皇曾经御驾亲征,可此一时彼一时,您今天可离不得汉城。”

    光海君再次为李贤续上茶,李贤慌忙谦让。这叔侄密谈的是军国大事,室内没有留下伺候的人。

    光海君道:“六叔,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我虽然贵为皇胄,可也退缩不得。”

    李贤道:“当年我哥哥亲临战场,那是上下一心,后顾无忧。您不一样,虽然您已经在位多年,可是总有宵小觊觎皇位,万一离开京城,后方起了变故,我朝鲜不攻自破,马上就是内战不休了。您御驾亲征,贻害无穷。”

    光海君道:“六叔,您这样一说,我也有些为难。这次反攻庆尚道,需要多方动员,几道大军,互不统属,陈允能调动了哪一个?”

    李贤放下茶杯,决然道:“我去!我的封号是忠王,正是需要我尽忠的时候。”

    光海君动容道:“六叔,您已经半百了,不复壮年,年龄不饶人。让您再受奔波之苦,我于心何忍。”

    李贤摇头道:“国家风雨飘摇,身为皇室,更应该为国分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光海君赶紧制止道:“六叔切不可说不吉利的话。您如果出征,我便放心了。您便以督军身份,总督庆尚道战事。陈允素来知兵,熟悉庆尚道地理,依然着他统帅各军。”

    李贤道:“陛下既然允了微臣请求,还请陛下答应再拨派两个人给我,可竟全功。”

    光海君慨然道:“六叔想用哪个,尽管说。”

    李贤道:“第一个是您大内侍卫营都统李梁。他可是我们皇室最出色的后辈,该出去历练历练了。”

    光海君道:“论起来李梁是我侄儿辈,真的是我们李家最出色的子弟。记得他16岁那年,参加军中大比,就力可举鼎,一条点钢枪,无人能敌,勇冠三军。总放在我侍卫营中雪藏,也不是路数。就让他跟你历练一番,以后做个一方总兵,绰绰有余。”

    李贤点头道:“李梁今年才26岁,最难得的,是他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不骄不躁,举止稳重,作为武将,是难得的璞玉。如今这个年龄,正是积累战功的时候。不然以后上位,如何服众?”

    “六叔您能带契李梁,也是他的一番造化,就让他跟你去吧。”光海君暗思不知李梁拿了什么好处,居然能让李贤替他说话。不过李梁确实武艺出众。唯才是举,不避亲疏,也说得过去。他继续问李贤道:“不知您说的另一个人是哪个?”

    李贤道:“申桂!”

    光海君皱眉道:“申桂?!”

    申桂是朝鲜第一的神箭手,有百步穿杨之能。可这人桀骜不驯,调入哪个部队,最终都被赶出。最恶劣的一次,是他在平安道,和总兵起了冲突,竟然一箭洞穿了总兵的大腿。

    当时总兵可是穿了护腿甲的,可见这一箭力度何等惊人。射完后,这申桂居然扬言,不看在陛下面子上,就不能便宜这个总兵。

    虽然事后调查,这个总兵也多有不是,可是袭击主将,还是死罪。

    不过李贤当时觉得人才难得,极力维护,最终重责了几十板子,留在汉城部队里,降职为普通士兵。改为专职教练箭术的差事。

    虽然没了官职,这申桂倒开心起来,每天无拘无束,倒也不再招惹事端。

    光海君有些担心,对李贤道:“六叔,申桂可不太听话。”

    李贤道:“此人自负艺业惊人,不服管束是有的。不过外敌当前,料也不会不识大体。如今共赴国难,正是用人之际,希望陛下不计前嫌,让他能前线立功。我看他这几年,倒是颇有悔改之意。”

    光海君点头道:“好,就依六叔。您对他有救命之恩,料他也能知恩图报。就让他护着您吧。我也放心些。”

    李贤问道:“不知陛下打算怎么调度大军?”

    光海君道:“此一战,关乎国家命脉。务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开荒团不过是纸老虎,打出我们的威风,才能激发各国反抗之心。我打算调汉城精锐两万,各道勤王精锐两万,共四万兵马,随六叔前往庆尚道。争取一战彻底覆灭开荒团那一个师,六叔您看如何?”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4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41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