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红狐(十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史记·黄帝本纪》记载: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

    《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有钉灵之国,其民从膝以下有毛,马蹄善走。

    《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上两先下鬲】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

    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山海经·海内北经》:

    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

    《山海经.大荒北经》: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

    《山海经·海外北经》: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綮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听萨满说我们的先祖沿着顺水回到旱神女魃氏部族所居的大泽时,在融父山下遇到了荤粥[xun yu]部落。他们也是被黄帝部族驱逐而北上重返祖居地的。我们部族祖居丹山所在的大泽南部,他们部族祖居融父山所在的大泽北部。我们两个部族在远古时原本同根同源,大约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迁徙到了顺水南岸,繁衍生息。

    夸父氏部族和我们部族的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了融父山,和从黄帝部族北迁而来的女魃氏部族相邻而居,相互通婚。他们驯养狼崽为白狼,帮助他们看护羊群,并以白狼为图腾,成为白狼族,后世他们被称为犬戎。

    白狼族的一部分族人后来游牧去了西北方的幽都山,那里有个大幽国,是夸父氏部族的母族后土氏所居之地。后土氏族为土地神,掌管幽冥,因此他们的所居地被称为幽都。

    后土氏族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在岩石上刻画记录动物,部族生活的习惯,他们的后人一直保留着这个传统。我们的先祖说夸父氏部族的人在融父山也是一边放牧,一边在岩石上刻画。我觉得他们回到幽都山后也应该会继续在岩石上刻画。如果有机会,我很想去幽都山看看他们的岩画。

    萨满说我们的先祖在融父山居住了两百来年后,又有一些东夷部落的人来到了融父山。他们自称来自少昊国,威姓,因为昔日东夷之地被洪水淹没无法居住,才乘船渡海来到海的北岸,然后循着衍水(太子河,代指辽河下游)至顺水,最后来到了融父山。他们说他们的家乡也有许多山,有齐州之山、君山、鬵山、鲜野山和鱼山。

    少昊国部落的萨满在跳神时喜欢戴一种奇特的面具。这种面具圆形赤色,中开一竖目,可以开合,据说面具代表的是他们部落的图腾烛龙。

    萨满说少昊国的人后来有一部分去了西方,在幽都山附近停下来,建立了威国,后被讹传成了鬼国。

    少昊国的人说在他们部族附近还有个继无民国,继无民国任姓,是无骨国的后裔。”谷沃贺停止了讲述,看向身旁听得聚精会神的关鑫。

    “那你们部族的先祖是怎么到东海边的?”关鑫想弄清楚谷沃贺的部族和现代的锡伯族到底有没有关系。

    “听萨满说我们部族的先祖先是沿着融父山(阿尔山)里的一条叫太尔河(洮儿河)的大河向东迁徙。太尔河又汇入了难水(嫩江,代指黑龙江中下游和嫩江),难水最后注入了俄克斯海。我们部族就是沿着难水来到俄克斯海,然后又南下来到东海边的。”谷沃贺打了个哈欠,话说多了她有些犯困便依靠在关鑫怀里打起盹来。

    难水就是现代黑龙江省的嫩江。《新唐书·室韦传》记载:室建河(现代黑龙江中上游)“东合那河”。这说明嫩江与松花江合流后松花江古时也叫难水。

    《魏书·乌洛侯传》记载:“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由此看难水也包括现代与松花江会合后的黑龙江下游。

    谷沃贺的先祖应该是沿着现代的嫩江至黑龙江,再到俄罗斯滨海地区的。

    据《八旗氏族通谱》苏完地方瓜尔佳氏条载:“其先有同胞兄弟三人,长曰佛尔和,次曰尼雅哈齐,三曰珠察。佛尔和仍居苏完,尼雅哈齐迁于席北,珠察自瓦尔喀再迁于西尔希阿齐哈渡口。”席北,即锡伯。可见锡伯族瓜尔佳氏与满族瓜尔佳氏同宗同源。

    由此可见,锡伯族源自瓜尔佳氏,也许其中也间杂了鲜卑遗民和贝加尔湖畔的高车人色古尔氏。谷沃贺的先民迁徙时途径嫩江,锡伯族祖居嫩江,因此他们都尊喜利妈妈为生育神就不奇怪了。

    瓜尔佳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加古氏部落,亦称夹谷氏、古里甲氏。其族甚繁,多散处于苏完(今吉林双阳)、叶赫(今吉林梨树)、讷殷(今吉林抚松)、哈达(今辽宁开原)、乌喇(今吉林永吉)、安褚拉库(今吉林安图)、蜚悠城(今吉林珲春)、瓦尔喀(今俄罗斯滨海)、嘉木湖(今辽宁新宾)、尼马察(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辉发(今吉林辉南)、长白山及各地方,即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牡丹江流域及长白山区的广大地区。

    明朝末年,东海女真瓦尔喀部主要居住于图们江流域以及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东至海滨及沿海岛屿之地。一般认为,东海女真分三部分,“东海三部曰瓦尔喀部、虎尔哈部、渥集部”。

    四千多年前生活在东海边的谷沃贺部族会成为明末的东海女真吗?人类一直如江河里的水一样汇聚着,流动着,怎么可能分清每一滴水的来源呢?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