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循太祖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况钟回到家中后,一晚都不曾入睡。他无数次幻想过自己的抱负——肃清天下冤狱。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只因为一件普普通通的凶案,自己这么一个布衣出身之人竟然会卷入到朝廷宫闱之中。

    这件事,他连顾诗筠都没有说,只是一个人压在了心底。南康长公主所言不错,案子的真相如果如实上报,只怕龙颜大怒,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人人头落地。他蓦地想到了那位汉武帝,当初他下令诛杀连坐三百余人的时候,这位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心情又会是如何呢?

    窗外的夜色褪尽,天放亮了。

    正在这时,房门被人敲响了:“大人,大人,您快起床吧。”

    况钟知道是自己的管家老童:“童大叔,何事?”

    “宫里来人了,皇上传您过去呢。”

    况钟听罢,急忙翻身而起,换上了官服,连饭都来不及吃,便去了宫中。

    他来到了午门外,却见黄俨早就在此等候。

    况钟迎了上去:“见过黄公公。”

    黄俨道:“况大人不必客气了,皇上等着呢,快跟我走吧。”

    二人却没有进午门,而是往东北侧走去了。

    况钟很是惊讶,平日里见驾,不是在奉天门便是在文华殿,要么就是奉天殿与乾清宫,今日为何往皇城外走去了?

    况钟不由地问了一句:“黄公公,陛下如今在何处?”

    “陛下去了太庙,特意命我在此等候况大人,好带您过去呢。”

    况钟心里微感异样:“有劳公公了。”

    二人来到了太庙,只见朱棣正跪在殿内的蒲团上诚心祷告。两人都在殿外停住了脚步。

    黄俨示意况钟莫要做声,他迈步走了进去,低声说道:“陛下,况大人来了。”

    朱棣深深吸了一口气:“让他进来吧。”

    “是。”黄俨转身走出来,对况钟言道,“况大人,这太庙非比寻常之处,可要多加小心。”

    “公公放心便是。”其实况钟心头也有疑问,为何朱棣要在这里约见自己。

    况钟进入了殿内,跪拜下来,轻声说道:“臣,况钟拜见陛下。皇上圣躬金安。”

    朱棣慢慢转过身来,坐在了蒲团上:“把门关上。”

    况钟犹豫了一会儿:“是。”他起身将殿门全都关好了。

    朱棣指着身后的五幅画像:“这些人,便是朕的列祖列宗了:德祖、懿祖、熙祖、仁祖,还有太祖皇帝。”

    况钟敛袍跪地,虔诚三拜。

    朱棣坐在了蒲团上:“这些,都算是朕的家人呀。知道朕为什么要叫你来这儿吗?”

    况钟战战兢兢:“臣……臣不敢说。”

    “说吧,恕你无罪。”

    “陛下想与微臣谈家事。”况钟壮着胆子答道。

    朱棣微微颔首:“不错,正是要跟你谈谈家事,朕昨晚便收到了刑部的结案奏章。这怕是草草结案,来蒙骗朕的吧?”

    “陛下明鉴,吕大人所言倒也合情。矜老恤幼,自古有之。沈乳娘年事已高,法外开恩,也正……”

    朱棣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知道朕为什么将你从一介布衣提拔为了六品主事吗?”

    况钟伏在地上,话不敢言。

    “就因为你和这些人不一样。朕再说一遍,朕要听实话!”

    况钟咽了一口唾沫,这才说出了整件案子的实情。

    朱棣听完后,久久不语。

    太庙大殿之内,寂静无声,那五幅庄严的画像,眼神中射出了威严的光芒,紧紧地盯着殿内的君臣二人。

    “刚才,朕给祖宗们磕了个头,就是在请罪呀。十一妹,朕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可是如今……她……她却做出了此等下贱行径,让朕如何交代呀。”

    况钟仍旧没有说话。

    “况钟,依你看,此案该如何处置?”

    况钟本想脱口而出:“南康长公主当伏法。”可是他却不再是以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了,当今万岁天威,压得他直喘不过气来。

    他只得说道:“一切,由陛下圣裁。”

    朱棣苦笑:“你岂不是把这件事又推给朕了?”

    “臣不敢。”

    “况钟,朕求你一件事。”

    “陛下莫要如此,请陛下吩咐便是。”

    朱棣慢慢站了起来,回身望着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画像,呢喃道:“此事,你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都不许对任何人提及。否则的话,朕要了你的脑袋!”

    朱棣的语气带着三分失落,却又透着七分的威严。

    “陛下放心,臣绝不会向他人吐露一字。”

    朱棣蹲在了况钟的面前,看着他。双目之中既透出了慈祥,又带着一丝的杀气:“若是民间,此事该如何处理?”

    况钟不敢说话。

    “但说无妨。”

    “回陛下,若是民间,杀人抵命,罪不容诛。”

    朱棣怔然了许久,慢慢站起身来:“你跟朕来。”

    君臣二人走出了太庙,面前空旷的广场倍显肃穆。

    朱棣指着御道的对面:“你可知,对面是何所在?”

    况钟虽然为官不久,却也于皇宫布局了熟于胸。他答道:“陛下,是社稷坛。”

    “是呀。”朱棣点了点头,“社稷坛。江山社稷,大明天下。你心里装着推勾狱讼,肃反冤狱。朕心里装的,也是八个字。”

    况钟听到朱棣如此说,诚惶诚恐:“陛下,臣万万不敢。”

    “朕心里这八个字,可要比你那八个字大多了。你治牢狱之案,朕治的却是这天下。朕不妨给你讲讲朕的十弟吧。他本来好文能诗,谦恭下士,是个贤王。可惜呀,听信了江湖术士之言,绑架了孩子来炼制丹药。弄得兖州府乌烟瘴气,民怨沸腾。那时候家家闭户,不敢让小孩子随意外出。”

    况钟一惊,没想到皇上会跟他说起这件事。

    朱棣接着说道:“后来,太祖皇帝知道了此事,盛怒之下,将鲁王妃也就是信国公之女赐死,我这位十弟受了髡刑,就连死后,也赐了一个荒字。后人提起我这位十弟,鲁荒王三个字要随之千载了。”

    况钟不解皇上何意,沉默着没敢说话。

    “况爱卿。”朱棣唤了他一声,“我们就循太祖例吧。”

    况钟突然明白了皇上将这段故事的深意。他陡然大惊,连忙跪倒:“陛下,胡驸马并无过错呀。”

    “强霸民女、纳娼为妾,何言无错?”朱棣反问道。

    况钟明白了,时至今日,他终于明白了生于帝王家的无奈。他也明白了身为皇上身边的朝臣,原来凡事都不能一厢情愿。

    朱棣伸过手来,搭在了况钟的肩上:“你要的是真相大白,朕要的是天下承平呀!”

    况钟知道自己真的太年轻了,他以为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可以让天下再无这个“冤”字。哪知道,遇到了“皇族”二字,却是如此的无力。当初信国公汤和,何等了得?却也救不了自己的爱女。

    次日一早,奉天门内,朱棣让黄俨宣读了结案:“查,南康长公主之乳母沈琴,绑架良善、欺君害民,斩立决。驸马都尉胡观,失察在先,有负公主在后,身为皇族耽于享乐,着令自裁。此案,结!”

    群臣跪地,山呼吾皇万岁。

    朱棣说道:“此案,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应天府皆有功劳。着吏部礼部拟定嘉奖。况钟,你去了教坊司,却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朕看教坊司你也不要管了,胡观自裁一事,你去吧。回来之后,你回礼部任用。”

    况钟持笏板的双手不住地颤抖,跪在地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身前的礼部尚书郑赐悄悄对他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谢恩呀!”

    况钟强打精神,咬牙说道:“臣,臣谢主……谢主隆恩。”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047/37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047/37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