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章破格提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程嘉燧这才明白,只要你有实力,想做官敢情还有比科考更抄近儿的路。自己傻乎乎的居然一直没想明白,枉读了那么多圣贤书。

    过些天,就来了一帮黑衣人,自称是什么保安。来了就恭喜他:原来要建上海市了,超大城市,他的地就在城市规划范围内,要求他马上动迁。

    现在这房子要钱呢,就是原来市价五倍价格,一次性买断。不要钱呢,就用将来上海市里的房子直接置换。

    程嘉燧是个文人里的贱人,嘴也欠就问了一句:“我如果不要钱,也不要置换呢?”

    一个黑衣保安一棍子敲碎了他的碗架柜,骂道:“你知道什么叫强拆不?”

    程嘉燧摇头表示不知。

    那保安道:“我看你是阳间饭吃够了,老子会让你后悔多活后半生!强拆就是你的房子拆也得拆,不拆也得拆,反正你最终得滚蛋。”

    程嘉燧吓得一激灵。

    好汉不吃眼前亏。程嘉燧和许多文人唱和,所以他还认识几个原来上海县的喜欢舞文弄墨的官员。这些人帮他和保安公司疏通了一下,他只提一个要求:置换一个离那个李易的城主府最近的住宅。

    那些保安最终答应了,毕竟程嘉燧还算社会名人,闹得太僵不好。但是置换后,住宅面积小十倍。

    程嘉燧看看自己就是老夫老妻,平时干活都是雇几个零工,住宅大也没什么用,就答应了。不过他对李易的恨就更深了。他要住在城主府旁边,看看那个跳梁小丑李易,到底猖狂到几时。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程嘉燧万万没想到,他的城主府广场边的住宅,价格打着滚往上涨。

    他原来连房子再地,也就值几十两银子。他这新宅子,住进来后,就有人给300两银子。他当然不卖。自己岁数大了,搬这一次家就脱层皮,可不倒腾了。再说,多卖点儿银子,自己也没什么用。他就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不用操那么多闲心。

    现在他的画已经不卖给普通人了。上海文化产业没有了大明文字狱的束缚,文学创作空前繁荣,那些报纸什么的找他画插图,给的价格一点儿不低。再后来,几家报纸书商也争着请他来做插图,他的身价更高了。这吃喝不愁的,还卖什么房子?

    然后,他的这个住宅就开始了漫漫涨价之旅。

    最开始是一千两银子,然后两千、三千。这个月他一打听,居然可以卖五千两银子了。

    程嘉燧觉得人们疯了。五千两银子,可以在京师买一处豪宅了,就在上海买几间房?这不是有钱烧的吗?

    但是傻子年年有,没有今年多。这房子价格,几乎每月都涨。

    尤其传为神话的是:青龙湖旁的房基地,价格已经上涨到六万两银子一块地。据说这个价,政府还惜售不卖。买家必须经过政府审核,必须是信用良好,品行端正的富商才可以购买。

    程嘉燧暗骂:富商的钱有几个干净的?还能品行端正?真是能扯啊。

    不过程嘉燧还真守住了他家这块地。这也亏得他是一条犟驴,一条道跑到黑,爱咋咋地,就是不卖。如果依他夫人的意思,早卖掉做富家翁去了。

    现在程嘉燧一观察,发现广场周边,原来的老邻居都卖房走人,一个都找不到了。现在的邻居全是百万富豪,就他一个穷书生。

    穷书生咋地?腹有诗书气自华!程嘉燧还真不怯场。

    他每天就穿个粗布衣,在城主府广场上晃荡,也不怕那些邻居笑他穷。

    这一天他看着人流如织的广场,忽然灵机一动:这不都是现成的模特嘛,就画这些人!

    说干就干,他在广场上摆摊开始作画,招来很多闲人看热闹。可是很快那些黑衣保安又来了,要求他立刻搬走,不然就没收这摊子。

    程嘉燧可不怕他们,他现在知道这些保安也就是咋呼咋呼,没犯大错,他们可不是打行那样凶残的黑社会,根本不敢把他咋样。

    于是他就开始据理力争。声称自己不是讨饭的,你们不懂,这是艺术!

    这一下,引来更多人围观,保安又说他扰乱公共秩序。

    程嘉燧更不答应了,自己作画扰乱什么秩序了?围着看能怪自己?有能耐你们就赶走围观的人,别和自己叽叽歪歪。

    正吵着,来了一个布衣青年,看了看程嘉燧的画,又问了程嘉燧的高姓大名,转身对那几个保安吩咐道:“以后这位先生想在哪画,就在哪画。谁都不要打扰。”

    别看保安在别人面前拿五做六的,在这个青年面前,恭顺得像绵羊。自己看着这个青年也有些眼熟,这个人是谁?穿得也不像富贵人,咋有这么大话语权?

    过后他问了保安才知道,敢情这个人就是上海的老大李易!程嘉燧现在当然知道李易是什么样的人。这是和皇帝分庭抗礼的人。说白了,就是一个无冕皇帝。许多走江湖的风水先生说:龙气齐聚上海,李易才是真龙天子呢。

    不过这李易也穿得太俭朴了吧?居然和自己一样是布衣?而且这样的大人物,不说出入要八抬大轿,起码前呼后拥的要有一帮护驾的吧,怎么经常看到他一个人溜溜达达的走来走去?

    这些惊讶都是最开始的,后来程嘉燧就对李易轻车简从习以为常了。

    打那以后,保安真不来管他了。李易这样人金口玉牙,程嘉燧当然拿着鸡毛当令箭。他听说保险公司风景绝佳,就去保险公司画。人家看门的见他什么事没有,把这里当花园逛,当然不让进。他就在大门口一通嚷嚷:“李司令答应我的,想在哪画就在哪画。你们想造反啊?不归李司令管咋地?”

    恰好崔芸听到了,莞尔一笑,告诉门卫,照李司令说的办!

    响当当的保险公司,程嘉燧都随意出入,别的地方谁好意思拦他?于是上海就多了他这么个随意出入各处衙门的奇葩老人。

    李易可是知道程嘉燧这个人的。他比这个时代的人更知道程嘉燧大名。

    李易后世看过一期鉴宝节目,有一副明朝《为方季康写山水图》,被称作无价之宝。作者就是这个叫程嘉燧的。这样比肩唐伯虎的画家,那是国宝级的,给这么个作画的方便之门是应该的。

    程嘉燧冲着这件事,对李易观感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经常在广场见到李易就主动打招呼,李易也经常停下来问问他最近又有什么作品。程嘉燧就把成品画卷拿出让李易品评。

    要说李易有多高眼光,那是高看他了。不过他感觉这程嘉燧的画看着确实很好看,就真心称赞几句。程嘉燧就把李易引为知己。有时赶上家里的画作很得意,就邀请李易去他家看。李易如果不忙,真就跟着过去看看。

    这一下,程嘉燧就觉得李易是他的忘年交了。谁也不能在他面前,说李易半个“不”字。

    自己也开始撰文在报纸上鼓吹起李易,一点儿不怕肉麻。一些人骂他是李易的走狗,他不但不以为忤,还很开心,干脆就给自己起个笔名:李易门下走狗。而且刻了私章,哪个画卷都盖上。

    李易听了这个事,觉得这读书人脸皮厚起来,可不是普通人比得了的。看来自己肯定是能青史留名了。最起码人家程嘉燧的画是要流传下去的,后人总得查查这个走狗的主人吧?那他李易就自然露脸了。

    李易可不觉得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名气一定能比得过程嘉燧。这就好像人人知道唐伯虎,有几个记得宣布永不录用唐伯虎的皇上是哪个?自己真算沾光了。

    这一次城主府前大战,程嘉燧可看了个饱。他不怕死,谁也拦不住他爬在墙头看大戏。

    他坚定认为洋鬼子来上海,那就是皮痒欠揍,李易是永远不败的,开荒团是战无不胜的!

    结局当然是他猜对了。这场城主府前大战,他才是真正的目击者,从头到尾的目击者。而且他的画笔,真正能留住这历史一瞬。

    无论是警卫营的骁勇善战,还是洋鬼子的色厉内荏,甚至李胜勇的飒爽英姿,都让他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他开始挥毫作画。各大报纸听说这个事,都蜂拥而来,开始堵住门买他的画。可程嘉燧闭门谢客,一心想把记忆里的场景再现出来。

    程嘉燧零零散散画了许多幅画,最后决定:自己要画一副《清明上河图》一般的百米长卷,记录下上海市抵御外侮的精彩一瞬。这幅画必然会名垂青史,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一战!

    沈足道听说这个事,立刻亲自登门。希望这百米长卷,作为正在建造的纪念馆镇馆之宝,留给世人瞻仰人民英雄的英姿。

    两人一拍即合,沈足道立刻拿出一千两白银,作为润笔之资,被程嘉燧给痛骂一通。

    程嘉燧认为: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大家过上好日子,靠的是开荒团保家卫国。自己再缺钱,也不能把人民英雄卖了!这就是自己献给英雄们的心意。

    这一下,程嘉燧更出名了。不是后世那样,死后几百年出名,是在这个时代就出名了。

    这百米长卷,在程嘉燧家里自然施展不开,沈足道就在商会里辟一画馆,并为程嘉燧购来最好的笔墨纸砚。

    这样百米长卷,要长久保存供人观赏,这纸可就有说道了。

    最好的画纸当然是宣纸,中国最好的宣纸在安徽,吸墨性、湿染性、柔韧性、持久性是安徽宣纸的特性。有一首诗,单说安徽宣纸好处:“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可见安徽宣纸不仅可以长久保存,还可以增值。

    不过可以增值的是生宣,不是熟宣一类的纸。

    宣纸分熟宣和生宣、半熟宣。熟宣保存时间短,时间长了就要褪色。只有这生宣,才能成为长久收藏作品的用纸。

    可惜生宣不能生产出来马上用,需要存放一段时间,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所以这生宣仅仅是纸,都是越存越值钱。

    安徽最好宣纸产在泾县,泾县最好宣纸在曹家。曹家自唐朝起,以制作宣纸出名。历经千年传承,技艺更渐精湛。听说商会不惜重金,要购最好的宣纸,做百米画卷,记录上海这场战争。立刻献出珍藏的生宣,声明为民族添彩,分内之事,坚决分文不取。

    曹家这次可是不惜血本,百米长卷,把家族好生宣的库存也掏个半空。不过能交好商会这些富豪,那是千值万值。普通人能买得起几幅纸,这些人才是消费的主力呢。有了这好名声,赚钱的日子在后面。

    曹家兴高采烈,李汝华长吁短叹。他是亏钱的日子在眼前。

    开荒团一力承担起这次大战所有民间损失,这已经是一笔大开支了。更大的开支是海军的善后。

    这一次海军伤亡惨重,抚恤金支出就是一笔天文数字。重建海军,更是一笔庞大支出。

    好在葡萄牙人送来了二十八艘战舰,这可是这个世界,最先进的风帆战舰,造船厂师傅们检查后宣布:所有战舰在维修后,都能继续使用,这让他长舒一口气。这不仅是节省了重建海军的一大笔银子,而且上海海军彻底鸟枪换炮,哪个国家再想打上海的主意,也有了一战之力。

    孙启铭一战成名,连升数级,接替李胜海的海军师长职务。直接由营长身份登上师长宝座。只是这师长前面多了“暂代”两个字。不过李胜仁已经向李易提出申请,请求批准这一任命。取消这两个字,不过是一个程序问题。

    不过孙启铭这一提拔也并不突兀。毕竟警卫营营长高过普通营营长不是一格两格,就算比起普通的团长,地位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良离开黄浦军校,被调任城主府警卫营任营长。这对于沈良可是意外之喜。

    沈良不到一年中,由一个普通黄浦军校学生,跨越多道门槛,成为警卫营营长。谁都知道,这背后有李易的影子。可是毕竟沈良也很争气,战绩斐然,让谁都说不出什么。

    李有进则被提拔为第五军第一师副师长,同时兼任原来第一团团长职务。李有进很激动,他明白,自己只需再努力积累战功,师长宝座已经在向他招手了。

    他不知道的是,晋级师长的机会马上就会到来。朝鲜那个叫庆尚道的地方,正对他发出了呼唤。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44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44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