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三千里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对李胜信全盘否定他的移民路线,很是不快。

    十七世纪是海洋殖民时代,海路当然是不二选择,怎么成了自己的大错了呢?看来自己这些弟子真的长大了,有自己见解了,好,我就看看你说什么!

    李易又坐下来,继续看了下去:

    “海路移民,看似省了力气。可是海路颠簸,平常人会晕船欲死,吃不下任何东西。这些体力极差的灾民能熬得下去?这是让他们移民,还是让他们送死?恐怕到时候,船上许多人受不了折腾,会一心求死,不愿意着这样大罪吧?

    其实,这次移民的主路线不应该在海上,而是在陆上!

    十弟需向大师兄建议,重新拟划新的路线。我的建议是:从天津登船,到辽东营口上岸。一路经过盖州、海州、辽阳、沈阳、开原,到达乌拉国。然后就地展开,一路向北发展。

    这一路行程3000里,看似辛苦,却行走在我粮食充裕的辽东境内。移民吃饱喝足,每日沿驿路走50里,两月后,即可到达目的地。

    而且每个家庭可自己携带部分农具,粮食,减少我们运输压力。这才是正途。

    天津到营口,短暂的海路,灾民一般都可以挺得住,上岸后,基本就没什么大的散失了。人命大于天,只此一条路,可活十万人。

    愚兄拙见,希望十弟待大师兄来到,委婉谏言,能够采纳,万民之幸!

    另请转告大师兄,我派出的北伐师长是李胜云,这个小师弟天性小心谨慎,宁可无功,不会犯错。大师兄尽管放心。”

    李易看过了信,感慨万千。敢情自己进了一个思维误区。

    自己一直觉得,陆路不好走。元朝版图那样大,轰然垮塌的主要原因,就是陆路交通艰难。西域反了,京城过二年才知道。再想平叛,黄瓜菜都凉了。

    明朝和元朝不一样。元朝是个只知道破坏,不知道建设的民族建立的。属于应劫而生。

    明朝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王朝。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王朝。自然悉心经营自己的国土,辽东也不例外。

    明朝在辽东做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大规模修路。辽东横跨南北的驿路就有两条之多,短些的驿路更多。

    现在自己继续大规模修路,路基已经基本铺垫好了,在这样情况下,自己还想着陆路比水路艰难,是不是有些傻?

    亏得李胜信一言点醒梦中人。

    至于李汝华这些人,提不出什么建议,李易觉得是必然的。因为整个大明,哪有几个人对什么奴儿干都司在哪里有印象?那就是停留在故纸堆里的一个名称罢了。

    尤其中国习惯了夸大其词,比如说路程远,就用迢迢万里。根本没个准确数字,这更让人难以把握具体路程。

    所以不要说大明,就算开荒团高层,自然也是你李易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听。你让大家怎么做,大家就怎么做了。

    李易从善如流,对李胜俭道:“以后你告诉李胜信,大师兄可不是刚愎自用的人。李胜信说的这条路,真的是好路。我们重新计划一下,就按李胜信所说,以辽东这条路为移民的主线,辅以海路。”

    李胜俭道:“如果是这样,那辽东向天津的物资调运就暂停,辽东物资现在以辽阳为中心,可以让他们先期向北运输,到达开原,或者干脆到乌拉国。这一下,可省了许多人力物力。”

    李易揉揉太阳穴。他真的不知道什么乌拉国。拿过地图,李胜俭给他标注,他才搞明白。这大概是后世的吉林市附近。正是松嫩平原的南部。从营口过去,也就是2000里左右。就算到达后世的哈尔滨,也不过是3000里。

    如果有一条通衢大道,这真的是最好路线。

    通衢大道,通衢大道?有了!

    李易忽然一拍大腿,吓了李胜勇一跳,赶紧端着碗离得更远些去吃饭了。李易问道:“胜勇,你躲什么躲?我问你,负责辽东修路的鲁平,现在在辽东吧?”

    李胜勇道:“在,在大连,年前就带着安南的战俘去辽东了。”

    李易对李胜俭道:“火速传令,让鲁平带着他的设计团队到营口等我。”

    天津到大连可比营口近多了,李胜俭赶紧安排了下去。

    李易又问道:“现在天津港海军都哪个师在?”

    李胜俭道:“港口内是李胜东师,港口外是李胜天师,不过他们战舰全来了,战士留下一半在营口。就为了空出船位多拉人。”

    李易暗道:“好险!不是李胜信提醒,险些犯了大错。去北方的战力,真的太单薄了。自己有些太轻敌了。他摸着下颌,沉吟一会儿道:“天津的陆军力量如何?”

    李胜俭道:“这里有我的一个整编师,收了一些灾民青壮,现在有三万人。还有一个水师团四千人,也是我来管理。”

    李易道:“在这里招兵好招吗?”

    李胜俭道:“一呼百应。想吃兵粮的怕不打破脑袋?不过大明不会答应吧?我们难道在这招一个军?这可是大明京师脚下。”

    李易道:“招去北海的卫戍部队,大明知道这部队是去遥远北方的,就会当做不知道了。就以你的老底子做基础,编练陆军第六军。你就是新编第六军军长!”

    李胜俭“腾”的蹦了起来,立正道:“是!”

    他太激动了。

    他做梦都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像李胜智那样,一个陆战师突然扩编。他知道他是有希望的。因为大师兄没有把他的部队编入那几个军,明显是另有打算。

    年后一些师兄弟已经开始和他开玩笑,叫他候补军长了。

    他心里也热热的。

    他自认不比那几个军长差,可是必须得等机会,等大师兄给自己机会。这需要耐心。谁知道这馅饼掉得这样快?

    虽然一下子被打发到北海那边去了,但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不一样?李胜广人家还在美洲呢。

    李易道:“你招够兵马,就第二波出发,胜信说得对,我们在北海那边,没有常驻军不行。训练什么的,都在那边吧。也许是边战边训。反正有你三万人老底子,也不至于被打散了架。”

    李胜俭道:“这您就放心,有我在北方,哪块儿地好,哪块儿地就是我们的。哦,不对不对,北方的土地都是我们的。开荒团铁蹄到处,就是开荒团的土地。”

    李易道:“嗯,你去那里,有几样要点:第一,有了你一个军,才能镇住这些江湖人物,不至于让他们有了异心。不然山高皇帝远的,别弄出点儿事情,反美不美的。

    第二是注意铁矿,硝矿这些适合建兵工厂的地方。军工有了基础,就谁也动不了我们了。不然枪炮什么的都指靠外运,终是不稳便。你也是在青山鹰城呆过的,自然知道军工业。我会下令给李胜恭,让他调些各类军工专家,到那边帮助你。”

    李胜俭问道:“这移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很可能是个长期工程。没个压住海军的人可不行。谁来替代我镇守天津港呢?”

    李易道:“让青山鹰城的李胜廉师过来。青山鹰城的缺口,从太行老营调一部分人马,再就地招兵填补。军工专家,就和李胜廉师一起过来。你派人找高迎祥师长过来。”

    没一会儿,高迎祥就到了。明天他的人就要出发了,他在时刻待命。

    李易对高迎祥道:“高师长,移民路线现在有了变化。现在是两条,一条还是海运,到黑龙江沿岸,比较偏远。还有一条是从这里上船,走营口到辽阳到开原到乌拉国,乌拉国虽然刚平定,可是这个地方靠近辽东,比较安全。而且这条路是走陆路,一路沿着驿路,保证吃得饱。你选择那一条?”

    高迎祥沉默半晌道:“俺高迎祥是条汉子。俺这第一师是争来的,最后如果成了辽东羽翼下的雏儿,俺丢不起这人。要走,俺就要走得最远,不愧是第一师的称号。”

    李易道:“很可能大家都走陆路,一两年内,你那片土地上,就你这十万人。”

    高迎祥道:“十万人还少吗?您放心,这北疆我站得住!”

    “好!高迎祥果然不愧是闯将。我特拨1000条火枪给你,希望你的部下,多出你这样的好汉!不过,你不是孤军奋战,这是第六军军长李胜俭,他很快就去北疆,你有难处,找他就是!以后的北疆,会热闹无比。我会发放北疆建设兵团许可令。凡是江湖好汉,能聚齐一个万人移民团的,就可以向开荒团申请,前往黑龙江流域。我们一样免费送过去,免费发放土地粮食农具,敢到那片土地的,都会是好汉子!”

    李易暗道:后世美国有西部大开发,我就来个轰轰烈烈的北部大开发。敢拼命的牛仔多得是。看看哪个民族还敢骑我们头上?对了,那牛仔布不知道好搞不好搞,有空得和上海纺织说一下。牛仔裤可是耐穿的好玩意。

    高迎祥问道:“我们还是明天出发吗?”

    李易道:“是。不过送你们的不是一个师,变成了两个师,而且多加民船,多带物资。”

    高迎祥有些脸红,不好意思道:“我有两拨兄弟,从陕西赶来,私自在京师外,招了两万灾民等我。船位既然宽裕了,能让他们跟着我们走吗?”

    李易道:“你不怕海路颠簸,最终死在路上的太多?”

    高迎祥阴狠道:“不怕,那些怂货死了才好,省得浪费粮食。”

    李易听了这话,忽然激灵灵打个冷颤。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3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3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