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朝鲜诸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陈允认真的听起张目的分析。

    张目人送一号“小诸葛”。此人反复通读《三国演义》,深通兵法诡诈之道。

    要知道这个时代,日本和朝鲜,都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当做兵法教科书。别说,罗贯中还真教出了几个熟读《三国演义》,成为兵法大家的。

    这其中佼佼者第一当属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仅仅凭一本《三国演义》,成为历史著名的军事家,也是奇葩。

    第二当属丰臣秀吉。丰臣秀吉和努尔哈赤一样,不仅自己刻苦读这本书,还让部下读这书。所以说,论起出卖中国军事机密,罗贯中说是历史上第二,就没几个敢认第一的。这书可太坑人了,把中国兵法精华,几乎一泄而光。

    当然,这书在朝鲜,也是兵家必学科目。从光海君起,认字的将军,没有不看这书的。可是真正吃透这书精髓的并不多,张目绝对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张目自比书中诸葛亮,得了一个绰号“小诸葛”。

    陈允自然不敢不重视张目的建议,这可是《三国演义》培养出的军事专家。

    张目分析道:“大人,朝鲜东南,只有我们一支军队。如果您尽忠殉国,您死不足惜,却坑了我们君上和百姓。您看看,这东南胸腹敞开,还哪有可战之兵?还哪有深孚众望的领袖?您如果死了,就是误国!”

    陈允细思,冷汗流了下来。

    自己想求死太容易了。只要死守釜山,必死无疑。不过,死的毫无价值。只会给敌人的军功上,增加点儿光彩。

    这战争眼看不是一朝一夕能结束,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张目继续道:“我已经仔细观察了,这次来攻打我们的,都是水师,哦,就是开荒团的海军。”

    陈允道:“这不是废话?都是坐船来的,不是海军是什么?”

    张目摇头道:“不然。船也可以拉着陆师过来。陆师和水师做派不同。陆师站立双腿笔直,跑动也是脚尖直出。水师由于在船上站立要稳,自然重心下移,略呈马步的样子。跑动的时候,脚都是外八字。而且陆地上的人上船,会脚步虚浮。船上的人上岸,也是如此,重心都调整不过来。那些登陆进攻的人,属下都仔细观察了,脚步虚浮,确是海军无疑。”

    陈允道:“无论来的侵略者是海军,还是陆军,还不是一样的烧杀捋掠,有什么区别?”

    张目道:“这区别大了。陆师习惯陆上作战,我们很难应付。海军习惯了坐船,根本不愿意用脚来丈量大地,他们就不会向内陆深处进攻。我们只要远离海边,远离洛东江,就能避开他们的搜索,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生存下来。”

    陈允眼里有了喜色,追问道:“有道理。然后呢?”

    张目道:“然后我们一边招募各地乡勇,快速扩军,一边向朝廷求援,等待时机,大举反扑,一举消灭敌人。”

    陈允道:“十余万大军,是说消灭就能消灭的吗?痴人说梦而已。”

    张目道:“庆尚道粮食供应我们数千军人就食,已经不容易。能养得了十多万敌人吗?我觉得,他们很快就会逐步撤军,那时,我们就等机会,老天会助我们的。”

    陈允疑惑道:“老天会助我们?”

    张目道:“当然。再过些时日,就进入了梅雨时节。连续降雨,火药会返潮,雨中作战,装填弹药也不容易。再说,我们那时根本不给他们什么装弹瞄准的机会。我们会让他们的枪,都成为一根木棍,胜利终将是我们朝鲜人民的。”

    陈允瞪圆眼睛道:“你说的意思是:利用暗道,雨中进城夜袭?”

    张目举起大拇指道:“英雄所见略同!”

    陈允道:“好,这主意好!我就依了你的主意,担了这弃城的干系,不过你算不算英雄,得看此计效果如何。”

    张目道:“如果大人想撤军,就立刻连夜撤军,等敌人围上来,走都走不了了。”

    陈允道:“我们可以说走就走,我们水师1000多人,几十艘船怎么办?十门要塞炮也不能留给敌人,可是损毁这巨炮可不容易啊。”

    张目道:“水师让他们趁夜出港,逃得出多少是多少。逃出后,北方莲池待命。至于要塞炮,毁坏他们做什么?我们又没有战舰被轰击。留给他们,将来,还是我们的。”

    莲池是庆尚道北部一片湖区。湖水联通大海,苍茫一片,方圆几百里大小。

    陈允称赞道:“张目,你不愧有小诸葛的美誉。一切都依你!”

    当夜,月满大半,挂在南天。借着皎洁月色,陈允命令东山上炮兵都撤了下来,士卒背上了所有粮食,迤逦着上路,撤向200里外的莲池湖地区。

    莲池芦苇丛生,几千人人藏进去,根本是鱼入大海。

    水师几十艘船只,也分散着冲出港口。

    李胜石师发现情形不对,开炮阻击。可是海面波光粼粼,潮水翻起的浪线掩护了朝鲜水师行踪,所获有限。绝大部分船只还是逃之夭夭了。

    第二天天光一亮,李胜石就派船进港查看,发觉人去船空。干脆登陆,发现炮台的要塞炮都完好无损,只是敌人都不见了。

    李胜石大部队登陆,更发现不仅是釜山港,就连釜山城也一样成了空城。陈允卷走了所有百姓,一起逃掉了。

    等到中午,崔秀也到了。两人唏嘘感叹一番:这朝鲜人不是说是最坚强不屈,顽强英勇的吗?怎么都跑掉了?

    可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原来的消灭敌人的计划都落了空。崔秀命令以营为单位,向周围搜索攻击。

    可是方圆百里,完全没有敌人踪迹。就算百姓,青壮也都跑光了,只剩老弱病残,当劳工都不合格。

    这场战争就这样虎头蛇尾就结束了?

    崔秀、李胜石面面相觑,最终觉得结束也好,反正朝鲜军不过几千人马,癣疥之患,无所谓。

    崔秀大军在庆尚道掳掠半月,不过抓了几万乡勇壮丁,聊胜于无。

    崔秀决定大军开拔,不能在这里耽误时间。留下李胜石师镇守庆尚道。

    临行,崔秀叮嘱李胜石道:“胜石,庆尚道是保护海路通畅的要隘,万万不可在我们第二军手里出差错。”

    李胜石凝重点头,道:“军长尽管放心,除非我死了,不然庆尚道稳如泰山。”

    崔秀心中一悸,看向李胜石道:“朝鲜兵弱将熊,你说什么死字?不吉利。”

    李胜石笑道:“大丈夫笑看沙场,马革裹尸,寻常事耳。军长怎么在意起这个来了?”

    崔秀隐隐觉得有什么不妥,道:“那啥,不如你随我走吧,换李胜山来驻守庆尚道。他的名字好,山总比你这石头稳便。”

    李胜石不悦道:“军长你这是什么话,就朝鲜这些个虾兵蟹将,还怕他们翻起大浪?您尽管走,李胜石有三寸气在,就不会出任何闪失。”

    军队中说起生死,平时就当做玩笑。可是今天李胜石几次提起“死”字,就让崔秀很是抑郁不快。毕竟朝鲜庆尚道大军还在,隐患未除,总是让人不放心。

    李胜石今年二十五岁,英气勃勃。素有大志,也很有韬略心机。本来镇守一方并无不妥,可是今天崔秀心血来潮,就是想换了别人。

    但李胜石师已经在釜山港,其他各师都在洛东江,这一番折腾也是麻烦。再加上李胜石铁了心要留守庆尚道,最终崔秀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临行再三叮嘱李胜石:“敌人主力全然未损,仗着地理熟悉,隐匿无踪,总是个大患,你一定要小心为上。”

    李胜石道:“军长尽管放心,我会安排两个团外出扫荡,两个团守着港口和釜山城,直到换防的兄弟部队来了。”

    三月十八,崔秀大军开拔,离开庆尚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杨柳已经绿意婆娑,飘荡在春风里了。

    李易沿运河北上,扬州一带,几乎看不到灾民了。连续不断的发放向阳三省的保险单,让长江北岸灾民一空,又有了一番平安喜乐景象。

    及至过了淮河,就恍如进入另一世界。

    运河两岸,到处是携儿挈女的人们,人人面有饥色。路边的榆树皮,早就不见了踪影。只有干枯的枝丫,插向天空。运河里还经常有死尸漂浮,岸边有当差的,在打捞着这些浮尸,也不知道是失足淹死,还是饿死后坠河,或者是干脆投河自尽的。

    李易弃舟登岸,只带着李胜勇几个人,沿运河河堤北行。耳闻目睹,就是一个“惨”字。

    黄河素有“九曲黄河”之称。这样弯弯曲曲的河道,自然水流不畅,容易产生水患。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都是决堤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就有20多次。

    三月下旬,正是桃花汛时节。

    所谓桃花汛,说的就是黄河春季因冰凌融化形成的洪水。适值桃花盛开季节,所以叫桃花汛。

    如果没有水灾,这桃花汛时节,夹岸桃花绚烂,云蒸霞蔚,景致蔚为壮观。

    可惜现在黄河成了脱缰野马,泛滥在河南河北山东几省,桃树都歪倒在泥水里,那挣扎着绽放的桃花,真的是零落成尘碾做泥了。更增添了黄泛区的凄凉。

    沿着运河,每隔十里八里,就有施粥的地方。这些粥棚有的是大明官府建的,有的是一些寺庙建的,有的是一些善人建的。越临近山东聊城,开荒团建的粥棚越多。等到了聊城,几乎方圆几十里,到处都是粥棚,当然,也到处都是灾民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3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38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