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章岳麓书院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李易没想到叶坤是给自己出主意来了。

    不过李易还真没想好,未来采用什么国体。

    自己早晚要建立一个国家,就算是现在,自己也已经有了辽东、台湾、向阳、太原、长安五省之地,这还不算美洲那飞地。如果立国,也比一般国家大了。

    关键是李易自己不想当皇帝。

    李易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三五好友,下几盘棋,喝点儿小酒,游玩名山大川,这才是他的最爱。

    只是他来到的是末世,恰好是西方列强进入高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中国却被建虏开历史倒车,回到了奴隶社会。

    他猜佛灯把他拉到这个世界,肯定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眼见中国两亿多人口,马上要十不存一,佛灯虽然没有对自己提什么要求,他也知道了自己的责任。

    佛灯是希望自己争一条活路,开一片天地给百姓啊。那好吧,他就接下了这个任务,踏踏实实去做。

    现在他已经给千万百姓找到了活路,可是大明人口太多了,千万人口,听着很多,和大明的人口基数比,还是杯水车薪。他还在努力的路上。

    未来建立怎样的国体,他一直拿不定主意。

    他现在的运作模式,其实就是一个公司。他是总经理,保险公司是企划部,开荒团当然是执行部。银行是财务部,保安公司负责日常安保。

    这个模式后世一般的人都能搞起来,可是真要涉及传承下去的国体,他可就犯了难。

    后世的李易根本没做过高官,也没系统学习过治政理论,他本质上就是个屌丝棋迷。让他琢磨政体真是赶鸭子上架。

    现在居然有人帮他琢磨这个事,这可是好事。

    叶坤可是这个时代高级知识分子,揣摩人心又有一套,可比他精明多了。如果能找出一条适合中国的国体,这可是好事。这设计师不用白不用。

    李易称赞叶坤道:“先生心怀天下,您这研究,可是有利于苍生的好事。对未来我还真的想的不多,诸事杂陈,一人计短啊。”

    叶坤有些不好意思道:“我这研究,对苍生是好事,对司令您,可削弱了权利,不是福音。”

    李易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我倒不是唱高调,万历帝那样的皇帝,我肯定是不做的。先生如果能找到一条新路,我肯定举双手赞成!”

    叶坤道:“好个苟利国家生死以。既然这样,我也就不客气了。我们五六个精通治政的老师,打算成立一个专门研究这个东西的学社,不过必须您来帮助。”

    李易道:“您尽管说,我必然倾力相助。”

    叶坤道:“这第一,需要您出经费。要延请熟悉荷兰国体的西洋人,还要收集各种典籍,开销的地方多了。我们书院收的学费,可支付不起。”

    李易思考一下道:“这样,他们的办公经费,实报实销,可以提前申领。他们个人待遇,就按正七品吧,月薪40两银子,您看如何?”

    叶坤就感觉心跳突然加快,口有些干。他端起茶杯,抿了几口茶,心情才重新平静下来。

    谁都知道李易财大气粗,不实际接触,始终没有感觉。当教师的最好朝代是汉朝和宋朝,工资高待遇高。大明不算最差也差不多,穷的地方每月不到2两银子,富的地方也就是每月4两银子。

    就算他们岳麓书院全国闻名,教师工资不过月薪10两。他这个山长,月薪30两。

    李易一句话,这几个教师工资就翻几倍。叶坤不由得暗自估计一下,如果自己来李易这里,会是多少工资?

    叶坤微微晃了晃头,清除杂念,暗道恐怕这谁来上海,恐怕有一番争执了。

    叶坤自嘲道:“诶,就知道司令您财大气粗。这财帛动人心,让老朽也有些失神。现在读书人想养家糊口可不易啊。”

    李易道:“湖广熟天下足,湖南人杰地灵,人才济济。先生不如组织哪些闲散在家的学生,在上海建一座岳麓书院的分院,从基础教育抓起。工资我们支付,教师分级制,最低月薪十两,往上二十两三十两不等。您看如何?”

    叶坤道:“学校也由你们来建?”

    李易道:“当然,一切费用都我们出。学生也不需付学费,只需自己购买教材。”

    叶坤道:“有这等好事,学生不是要打破头入学?”

    李易道:“能让更多人识字有文化,是我的夙愿。”

    叶坤道:“这样学校,肯定办得大了,如果有几万人要入学怎么办?”

    李易道:“您可以在上海东南西北中,办上几个甚至十几个分院,不就解决入学问题了?上海人口现在过百万,孩子们都得不到教育我心急啊。”

    叶坤瞪圆眼睛道:“岳麓书院多年积累,弟子众多。这教师是不愁的。可是如果办十几个学校,一年就得耗费几十万两银子,您能支付得起?这可是古今没有的最大官学。”

    李易道:“拿不出也要拿!不要说几十万,就是几百万两银子,日子过得再紧,我也要紧出来,再穷不能穷教育。”

    叶坤“忽”的站起,深深的给李易鞠了一躬。慌得李易赶紧来扶。

    叶坤道:“您如此仁心,如此善举,亘古少有。我替天下万民感谢司令!”

    李易道:“有想法有投入,最终还需要有人才。有叶山长能襄助此善举,才能成事。”

    叶坤慨然道:“您要办如此规模学校,我那岳麓书院,就不堪一提了。这善行才是惊天地泣鬼神呢。叶某愿意把余年都来助司令,完成这一伟业!”

    李易道:“那就请先生就任教育部长,总管开荒团各地教育。官职正二品,如何?”

    叶坤亏得没高血压,不然非来个脑溢血不可。

    正二品,那就是开荒团现在最高官职,类似大明的礼部尚书啊。自己这么一投靠,就值这样高的酬报?这一下就位极人臣了,自己做梦也想不到,平淡的一生会有这一天。

    叶坤心里默念:“我就是一腐儒而已,何德何能啊。这是祖坟冒青烟了,祖宗有德啊!”

    其实,叶坤太看轻自己了。

    这个年代,人们没有品牌意识,叶坤不知道岳麓书院,这千年来的金字招牌价值几何,进驻上海,那直接会拉动上海形象上几个档次。

    建筑搞得再好,都是硬件,文化教育这些软件上去了,才能真正吸引人们定居上海。

    至于叶坤这山长,是第一个投靠李易的最高级知识分子的领袖。薛通都要叫一声老师的。有叶坤坐镇教育部,谁敢说开荒团就是粗鄙无文的军汉政府?

    叶坤对李易施礼道:“承蒙司令看得起老朽,敢不肝脑涂地,尽力而为?岳麓书院数千弟子,能为教化万民贡献心力,荣幸之至。”

    李易也明白岳麓书院能帮助自己,甚至叶坤能帮助自己,主要还是看银子的份上。可是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再高风亮节,号召谁做无私奉献,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可以,时间长了,谁也不能喝西北风活着。

    再说,就算自己愿意出银子,也未必能得一个书院鼎力相助。这个年代,儒家的忠君思想,还是占统治地位的,开荒团并不能得到主流知识分子的认同。现在一个书院愿意投靠自己,这可是天大喜事。

    李易道:“如果我们初期兴建10个学校,每两个学校,建在一起,分作启蒙学校和高级学校,这样就需要千名教师。教师工资高低,就由您组织专门人员裁定。您能在明年入夏前召集这样多教师吗?”

    叶坤毫不犹豫道:“没问题。两湖多才俊,仅仅我们岳麓书院,十年间出去的学生,闲散在家的估计也有三五千人。老朽振臂一呼,不敢说应者云集,可是区区千人,还是不用多虑。”

    李易连连点头,这个可不是叶坤夸口。记得后世自己去岳麓书院,看到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深有感触。这对联的意思是说:楚地自古出人才,岳麓书院更是人才济济。召集1000人真不难。

    能得一个书院师生共襄盛举,比胡乱招聘散兵游勇做教师,可好多了。从社会上招聘的教师,鱼目混珠,泥沙俱下。而岳麓书院弟子,几乎都是有功名的饱学之士。这样教师最低的每月十两银子,当然不是贵了,是太便宜了。

    现在正是乱世,许多人觉得凭什么教书的张张嘴,就比搬砖的工资高。却忘了培养一个搬砖的,只需要几分钟。培养一个教书人,需要十年功。

    李易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我这边兴建校舍和教师宿舍,教师可以免费住宿。如果教师打算在上海购房,一定给最优惠价格。过完年就开始预招学生,印刷教材,诸事完备,也需要半年光景。您那边召集教师,安顿家小,也需要半年左右吧。那明年开学日期,就定在八月一日如何?”

    叶坤道:“为什么不定在7月1日?”

    李易解释道:“我打算师生每年都有寒假一个月,就是一月,正是过年的时候。暑假一个月,就定在7月。教师假期工资照样开。”

    叶坤喜道:“这可是师生福利,如此甚好。那些研究国体的人,也可以直接跟过来,他们留在长沙不安全,再说闭门造车,也不是做学问的路子。到您这里来,才能实地考察,您的部门架构,必须对他们开放,才能有的放矢来研究。就怕泄露了您的机密。”

    李易道:“您的人要的是部门架构和功能,又不是具体运作的数字,无妨。”

    两人相见恨晚,又研究起许多具体事务。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3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3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