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章科技孵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大明开荒团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鲁平发明水泥,获奖2000两白银,连帮忙的四个人都获奖500两白银。这个消息在中华日报一登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明报》和《新青年》两份报纸,率先引燃了论辩大战。

    大明本来对报纸管控极其严格。印刷品议论朝政或者边防,下狱、杀头都有可能。

    可是到了万历末年,朝廷乱事缠身,皇帝懒政不临朝,各级官员缺编严重,结局就是:大明进入了一个开明的时代。

    开荒团的《中华联邦日报》,现在转移到上海,更名为《中华日报》。因为有开荒团的背景,这报纸消息灵通,笔锋犀利,最开始发行1000份,一个月后,就是5000份。到现在创立半年多时间,发行量已经达到每期四万六千份。

    后世一份报纸几百万份发行量也不稀奇。可是这个时代,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这两万多份报纸发行量可相当了不起。

    每天都有快船快马,把报纸向各个方向送去。每份报纸四开,各个城市定价不等。京师的定价是每份20文,相当于后世二三十元,这已经不是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了。

    可是京师硬是有2000份订阅,而且还在稳步增长中。

    花个几十,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达官贵人真不差花那几十。高档的茶坊酒肆也不差那几十。再后来低档的茶馆,就出现了读报人这个行业。

    李易是没打算把报纸当盈利性行业来经营的。可是陆绍珩不干。他觉得文人的字不能搞得不值钱。

    李易无法,也就随他去了。

    李易这性格就是个大而化之的性子,反正大致的路子我告诉你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怎么搞,你自己决定吧,也算用人不疑。

    结果陆绍珩的来钱道多了,第一就是各地豪商的加急订阅。

    现在这个时代,信息就是金钱。山东的一个小商人,就是看到小作坊主要移民台湾种棉花的信息,抢先收拢了两万优质灾民,就是人正壮年,儿女很少的,每天就搭了点儿粮食,带着这些人沿运河南行,结果那些懒作坊主每500人给了他30两好处费,一下让这个商人赚了1000多两银子。放在后世就是百万富翁。

    这个励志故事,让许多人迷上了挖掘琢磨《中华日报》,这才真的是报中自有黄金屋呢。

    陆绍珩就靠卖报纸,就已经大幅盈利了。

    李易很想告诉陆绍珩,还可以登广告赚钱,几次欲言又止,后来干脆不提了。因为他有一次正碰到冯梦龙登门求把自己的《醒世恒言》连载在报纸上,陆绍珩居然还要收钱,冯梦龙居然没有一点儿要稿费的意思,在讨价还价,希望少交点钱。

    李易当时就有些晕,这陆绍珩一个品德高尚的文人,怎么一转眼就充满了铜臭呢?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亏得李易对冯梦龙那是久仰,才做主免费连载《醒世恒言》,冯梦龙连连道谢。李易总算明白了,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版权法。文人作品,都是互相传抄,想刊刻成书,个人谁敢?万一书里那一句犯了忌讳,灭九族的大祸都可能摊上。

    可是人家陆绍珩不怕,自己看好了,啥都敢发。大明官府,哪个敢到上海报馆抓人?不用说上海,在南京新江口,也没人敢惹人家报馆啊。难道还想给皇帝惹点儿麻烦?

    看着陆绍珩的《中华日报》风光,许多读书人忍不住了。这不能让他一枝独秀,专美于前。咱们也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南京很快就一帮子年轻人搞了一份报纸《新世界》,领头人就是张岱和王月生。

    张岱世代书香,家财万贯。王月生的剧院已经开张营业,日进斗金。王月生不仅长了一个好模样,一副好嗓子,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这王粉都是铁粉,还是高知,《新青年》一发行,就成了大明年轻知识分子的阵地。

    一时间,洛阳纸贵,虽然局限江南,局面小了些,可是订阅直追《中华日报》。再加上人家王月生是李易弟子,起码人家王月生这样说的,《新青年》直接就在新江口落地了,既然有了保护伞,报纸也是大放厥词,百无禁忌,大受青年人的追捧。

    《明报》则是半大明官方的报纸。由南京翰林院主办,都是饱读诗书的学究,自然看不上《新青年》,打嘴仗多是这两家报纸,《中华日报》一般置身事外。

    可是一般情况下,扔炸弹的都是《中华日报》,这一次也不例外。

    这一次,两家报纸辩论的就是重奖工匠该不该。

    可是辩论起点是正常的,很快辩论就升级到针砭大明的等级制度。

    《新青年》从杜方改良纺织机器,到底具有多大商业价值谈起,质疑把工匠放在社会最底层合适不合适。

    《明报》则从祖宗之法不可变,太祖的规矩,那是可以随便质疑的吗?

    可是你扣再大的帽子,奈何这帮年轻人有李易做靠山,根本不怕,语言是越来越犀利,最后终于发展到彻底质疑国家大政方针了。

    这一下这《新青年》是出够风头了。尤其是王月生,一个女子,笔锋犀利不下须眉。而且别人是笔名,藏了身份。王月生是女子汉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直接就是王月生这名字,这一下,这名字就直达圣听了。

    按理说王月生大逆不道,万历帝应该不发兵捉拿,也得气个半死。可是事实上,万历帝听说这女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又是一等一的大美女,歌声绕梁,能让人三月不知肉味后,居然成了花痴。每期《新青年》都要找来,看看这王月生又写了什么文章。

    更奇葩的是,万历帝竟然多次叹息,不能见见这奇女子,看来美女真是天生优势,就算犯错误也是占了天大便宜。

    皇帝也成了王粉,这事终于传出宫外,传到江南,王月生更是名气大噪,一时无两。《明报》欲辩无言,这皇帝都倒戈成王粉了,自己这报纸哪里还有底气?

    不过辩论虽然落了下风,可是鲁平这个水泥,大家可是颇有微词。这水泥可不比蒸汽船那呼呼喘气四处跑的妖怪稀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更结实点儿的三合土嘛。

    就把这个东西鼓捣明白了,就是2000两白银,一家人舒舒服服活一辈子富富有余,这也太夸张了吧?这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读书人情何以堪?

    可是人家《中华日报》上说了,这个东西以后铺路造房,那是用途无限。这不屁话嘛,谁不知道建筑都用土?用你来说?凭这东西就能超过读书人?这真让人心里不平衡啊。这咱读书人学的孔孟之道还有什么用?这些臭工匠真就反天了?

    不过这些议论很快就被一个新的消息湮灭了。大家再不关心鲁平的获奖问题,这太小儿科了。看看新消息,吓死个人!

    这震撼人心的消息,就是李易继上海国际贸易城之后,再一次开始了新的疯狂烧钱行动。

    李易知道这个水泥远不如后世的水泥,还有许多缺陷。不过,肯定比这个时代的各种糯米土或者其他土硬度要高。虽然使用年限还不知道,不过自己这两天铺了一小块地,反复踩踏试验,感觉还不错。这个时代可没有重型车辆,这个半成品水泥可用。

    最关键的是,李易可以造出廉价的水泥。

    后世做水泥,需要交各种税和费,需要大量的工人开支,需要给患职业病工人医疗保养。成本很高很高,就这样还是不耽误盈利。

    现在李易造水泥,没有任何税和费,工人都是抓来的,成本太低廉了。

    这完全可以倾销啊,新的建筑时代来了。

    《中华日报》在头版,登出了中华联邦将在新上海城的北郊元宝山,建宝山水泥厂。上海城追加预算1000万两,所有街道码头,都用水泥铺设。

    台湾鸡笼城,改名基隆,鸡笼山改名基隆山,将建设台湾最大的水泥厂——基隆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用于建设台湾的码头和道路,这路要从台湾北部,在西海岸面朝大陆这一面,一直修到南部。路面宽度两丈,预计投资白银1200万两。

    辽东的青泥洼,也就是后世的大连,正处于辽东的入海顶端,港口冬季不冻,是深水良港。原来受限陆路交通不便利,港口一直发展不起来。李易大笔一挥,把青泥洼直接改名大连,在大连建设大连水泥厂,同时投资扩建大连港,预计投资白银200万两。同时扩建大连向北,直达辽阳的驿路,路面宽度5丈,全线用水泥铺设,预计投入白银1100万两。

    在辽阳兴建辽阳水泥厂,同时扩建辽阳到北宁的驿路,路面宽度5丈,预计投入白银700万两。

    在广宁兴建广宁水泥厂,对向兴建广宁延伸到辽阳和锦州的驿路。

    在锦州勘测港口选址,投资100万两白银,修建锦州港。同时修建锦州水泥厂,扩建锦州至北宁驿道,路面宽度5丈,预计投入白银1200万两。

    在青山鹰城,建设青山水泥厂,同时铺设青山鹰城到锦州的水泥驿道,路面宽度两丈,预计投入白银200万两。

    预计七个水泥厂建设费用为5000万两白银,道路及港口修建近6000万两白银,合计动用白银一亿一千万两白银。

    同时扩建福州造船厂,启动蒸汽船投入生产的项目,投资白银500万两。

    铺天盖地的投资建设工程,漫天飞落的银子,让所有人眼花缭乱。

    中华日报最后公布:所有路面建设,将分段承包,所有造船厂项目,也面向大明百姓招标,欢迎各界人士参与投标云云。

    这个消息一发布,整个大明都沸腾了。

    自古以来,什么时候使用白银用亿这个单位来计算过?

    形容一个人有钱,用个词叫做家财万贯。万贯是多少?1万两白银罢了。这是一亿两白银,这李易也太有钱了。人家这头脑怎么长的?这钱都怎么赚来的?

    大明朝廷也疯狂了。

    万历帝坐在龙椅上,被众大臣吵得耳朵嗡嗡响。终于忍无可忍,拍打了一下桌案,大臣们才渐渐安静下来。

    万历帝指着吵得最凶的一个御史道:“你先说!”

    这御史出班启奏:“万岁,李易在辽东肆意妄为,用我辽东矿藏,用我辽东驿路,不给我大明一分钱,也未经我大明允许,就打算开始修路。请陛下降旨治罪!”

    户部侍郎葛明阴阳怪气道:“李易修的是大明驿道,难不成咱们还支付他建设费不成?”

    这一句话,触到了万历帝的伤心处。这辽东李易越来越肆无忌惮。现在跑广宁和锦州城外,开矿建港口去了,这不自己放在眼里了吗?

    再说,你把这路修了,以后这路算你的算我的?权利不明啊。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67/2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67/2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