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玉猪龙(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溯源楛矢石弩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小五台山位于河北省蔚县与涿鹿县交界处,是太行山的主峰,也是主脉之上的最高峰。

    小五台山有五处制高点,分别为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处台顶的海拔高度均超过2500米,其中以海拔2882米的东台最为著名。除沉积岩外,有大量火成岩和侵入岩,断裂发育,侵蚀强烈,山势险峻,沟深坡陡。

    小五台山是“天然基因库”和自然“试验室”。据不完全统计,小五台山己发现高等植物1350种,陆生脊椎动物137种,昆虫1500种,微生物(菌物)468种。小五台山既有杉、松、柏、杨、柳、槭、栎、花椒、樱桃、苹果、榛、忍冬、山楂、绣线菊等常见物种,也有蚂蚱腿子、榛子、土贝母、猬菊、地枸叶、小台黄芪、小五台柴胡等特有物种,还有苏铁、银杏等珍稀物种。

    蔚(yu)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古称蔚州,为“燕云十六州”之一。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临北京,南接保定,西倚山西大同,北枕张家口。

    蔚(yu)县历史悠久,唐尧最初把中国分为九州,蔚县属冀州地。虞舜时,将中国分为十二州,蔚县属并州。夏禹重新分中国为九州,蔚县又回属冀州。在殷商时期,蔚县称代国(定都今代王城),依属冀州。

    蔚县地处恒山、太行山、燕山三山交汇之处,属冀西北山间盆地,恒山余脉由晋入蔚,分南北两支环峙四周,壶流河横贯西东,形成了明显的南部深山、中部河川、北部丘陵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

    涿鹿县隶属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地处中国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和北京市郊区相接。

    距今200万年前古人类就在涿鹿县繁衍生息。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征战、耕作、融合,创造了中华民族共认的“龙”图腾,开创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著名景点有黄帝泉、黄帝城遗址、中华合符坛、中华三祖堂、轩辕湖。

    秦朝时,兼并诸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涿鹿县境属上谷郡。

    汉朝时,属幽州上谷郡,并于今县境内置涿鹿(因涿鹿山得名,治今矾山镇三堡),下落(治今涿鹿镇西)、潘(治今保岱)三县。

    《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部落大联盟的总首领,并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炎帝、黄帝、蚩尤部族在此繁衍交融、休养生息,发展成后来的华夏民族。涿鹿县完整地、集中地、原生态般地聚集了炎、黄、蚩的遗址遗存,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一处,涿鹿县也被誉为是“三祖文化”的发祥地。

    壶流河是海河流域永定河系桑干河支流,是蔚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其发源于山西省广灵县望狐村,于暖泉镇流入河北省蔚县,经阳原县、涿鹿县汇至北京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这里的“三桑”应该是苏铁。

    苏铁为常绿乔木,高可达二十米。茎干圆柱状,不分枝,仅在生长点破坏后,才能在伤口下萌发出丛生的枝芽,呈多头状。叶从茎顶部生出,羽状复叶,大型。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直立于茎顶;雌球花扁球形,上部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有2~4个裸露的胚球。苏铁生长缓慢,10余年以上的植株才可开花,但寿命长,可以存活二百年。

    因为苏铁寿命长,雌雄异株,雄花果形似男根,雌花果形似子宫,所以极有可能成为古人的生殖崇拜之树神而被尊崇。如此可以推断所谓的桑并非现代的桑树,而是苏铁。巧合的是小五台山至现代仍旧有苏铁遗存。

    依据地理河流和历史记载推测小五台山就是东次二经之首山空桑山,食水应该就是横贯蔚县的壶流水。

    关鑫兴奋之余,感慨冥冥之中存在的山神显露了天机,让他可以寻到历史的脉搏,继续逆源而上,探寻祖先的踪迹。

    《归藏·启筮》记述:“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如果空桑山就是小五台山,那么羊水就有可能是现代流经张家口的洋河。

    洋河是桑干河支流,桑干河就是古浴水。洋河分别由西洋河、南洋河、东洋河、洗马林河、古城河、清水河、盘肠河、龙洋河汇合而成。流至今涿鹿县城东二十里注入桑干河。洋河主源古称“羊门水”,“羊水”是“羊门水”之简称,洋河是“羊水”、“羊门水”的历史讹变

    蚩尤所伐之空桑应该在现代的小五台山一带,那么九淖会是哪?淖(nào )为烂泥,泥沼之意……为什么去九淖用登做动词呢?可见九淖应该位于高地或者山川之间。

    关鑫在记忆中搜寻着符合九淖特征的地方。难道是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湖泊星罗棋布,而且很多湖泊的名字都有“淖尔”俩字……可是淖尔是蒙古语湖泊之意,虽然和汉字“淖”意有些相近,但和空桑山地理位置不符……哪里会是九淖呢?不是内蒙古高原,那就应该是黄土高原!而且应该就是位于太行山脉西面的山西!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地貌从总体来看是一个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整个轮廓略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与其东部华北大平原相对比,呈现为强烈的隆起形势。最高处为东北部的五台山叶头峰,海拔达3058米,是华北最高峰;最低处为南部边缘运城垣曲县东南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省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为山地和丘陵隆起,中部为一列串珠式盆地沉陷,平原分布其间,彼此相隔,由北而南分别为雁北、忻州、太原、吕梁、阳泉、长治、晋城、临汾、运城九大盆地。这九大盆地应该就是蚩尤所登之九淖,而空桑山应该不止包括小五台山地区,应该也包括五台山地区。五台山应该就是《山海经.北三次经》所记述的空桑山。

    《北山经.三次经》记述:“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滹沱河,古又作虖池或滹池,当地人俗称糊涂河,是海河水系子牙河的上游支流之一。它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桥儿沟村一带,向西南流经恒山与五台山之间,至界河折向东流,切穿系舟山和太行山,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滏阳河相汇成子牙河后入海。

    清水河,属于海河水系滹沱河支流,故称“鲜虞”,发源于五台山的紫霞谷及东台沟,经金岗库,石咀,耿镇,石盆口,胡家庄,与坪上汇入滹沱河。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

    从清水河的发源地和流向,以及泰戏山和五台山之间的地理位置推测五台山既《北山经》之空桑山。

    小五台山与五台山之间的区域应该都是古空桑地域,为黄帝部族的活动中心,而蚩尤部族则世居古羊水流域,他们相邻而居。炎帝部族则居于古漳水流域的长治盆地。

    《山海经》的记述和谷沃贺所说基本一致。为什么做为古东夷之地的山东既有炎帝的传说,也有蚩尤的传说呢?关鑫推测应该是炎帝部族先迁徙到了东夷之地,后来被由北部沿古黄河南迁而来的蚩尤部族打败,东夷被蚩尤部族占领逐渐发展成为九黎部族。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449/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449/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