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铜钱多了之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从良医到良相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宁世亮又回来了,他这次用三条船带回四十万斤紫铜,朝廷户部非常满意,认为这批铜可以解决时下铜钱极度短缺的局面。

    还有户部官员建议尚书杨鼎,不如就在武昌府新开设一家铸钱局,以应付那里铜钱日益高涨的生意。

    不知内情的杨鼎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还找来左侍郎陈钺商议,俩人一合计认为此事应当去做。

    陈钺还建议,既然铸钱局就设在武昌府境内,也算是为武昌府增加了就业,它不是很喜欢这一套吗,那造厂房的钱也让他出吧。

    至于铸钱局的地点,可以任由向青山安排,想来他也不会安排到其他地方去。

    杨鼎对此计很满意,立即督促陈钺上书内阁,这个建议很快就被内阁同意,并下文武昌府。

    这一切本就是向青山搞出来的,他二话不说全盘答应。

    还把铸钱局放在崇阳县,并建议巡抚衙门调派五百卫所兵护卫。

    这件事目前尚属于机密,湖广也只有巡抚衙门几个人知道。

    端午前,曹平带着新婚不久的宁世亮再次来到武昌,这回他们还带了好多玻璃器皿,想要在当地割一茬“韭菜”,推动计划的下一步进行。

    端午节假期,汇通钱庄的贵宾室内,宝光耀眼,珍宝琳琅,让前来看货的豪商们都晃花了眼。他们哪里见到过这么漂亮的玻璃瓶子!

    汇通负责接待的伙计说,再有半个月,汇通将会在五月十八下午,美食林二楼举行拍卖会,把所有展出的珍宝举行拍卖,希望各位老板踊跃竞拍。

    “一手交银票,一手交货!”

    拍卖这种形式,大家早有耳闻,向知府在京城不就搞过慈善拍卖吗。大家都开始给家里写信,要家人把窖藏的银子提取部分出来,到汇通兑换成银票。

    陆陆续续的就有人把银子交到汇通钱庄,换取厚厚一叠银票,看到满仓满谷的银子,曹平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缝。

    对许永江下令:“派人把这些银子,还有旗下各家商铺的存银,全部运到附近各个府城兑换成赤金,记住;一定要悄悄的!”

    时下金银比为一辆赤金兑换七两银子,许永江担心赤金兑换的多了,会影响到钱庄现银子的流通。

    “不会的,这是我和向青山去年就定下的一盘大棋,到了秋天你就会明白的。”

    既然大老板都将这么说了,许永江只能依令施行。

    拍卖会很成功,也进行的很顺利,一个下午就完成了四十一万两的交易额。而阔佬们也心满意足的抱着珍宝回家。

    不过市面上少了这么多现银子,尽管其中有部分是阔佬们的窖藏,但多多少少会对市场流通产生影响。

    因为大市场里的商人们,现在对习惯于接受银票交易,而想要进货的商人就必须要把银子交到汇通的柜台上,去换取银票。

    问题是市面上流通的银子少了,商人们的生意还是要继续做下去的,他们只能用铜钱到处兑换银子,再到汇通去换成银票。

    短时间内,在湖广范围内,现银子就成了紧俏货。

    而只有富裕的汇通还存有大量现银子,大家用船,马车装载大量铜钱到汇通来换取银票。

    这个工程量就大了去了,要知道一千个铜版才能兑换到一两银子,这一船铜钱,需要几个伙计来清点,点几天才能完事?

    于是汇通不干了,提出成本实在是太高,一船铜钱需要三个伙计忙上三四天才能清点完毕,这不划算!

    规定铜钱兑换银子,每一贯铜钱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二十文手续费,不然就不换。

    商家还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同时也为了尽快完成交易好做买卖去,也只好咬牙认了。

    哪知道没多久府衙传出消息,说是朝廷要在武昌府开办一家新的铸钱局,地址都选好了。以后云南出产的铜,不必再北上京城,直接在武昌府停下即可。

    消息一出,汇通钱庄铜钱对白银的兑换手续费再次上涨了三十文。

    这下大小老板全不干了,因为凭白就损失了百分之三五的利益,谁也不愿意。

    不过汇通说了,物多则贱;物少则贵,武昌府即将建设铸钱局,马上就要铜多银少,“现在你们最要紧的不适合我们讨论手续费,而是尽快抢购白银!”

    “哦哦”这下大小老板们都醒悟过来,赶紧快马传信,疯了似的到处抢购银子。这下连带金子也紧张起来了。

    消息很快传递到长江下游的南京城,那里的商人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市面上的白银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市面上白银的短缺,没多久,铜钱对白银的比价就下跌了10%。

    这局面大明朝的大富豪,高官勋贵门是乐意看到的,因为在他们家的地窖里,存放的基本都是金银,占地方还容易生锈的铜钱很少。

    无形之中他们的家产就升值10%!

    赤金兑换白银,也跟风变成七两半银子,兑换一两赤金,而且还有价无市,想买都买不到,以至于做首饰的银楼老板们都快急哭了。

    金手镯,金戒指没原料了!

    而那些后知后觉,窖藏着大批铜钱的乡下土财主,他们还没弄明白,家产已经莫名其妙的蒸发了10%。

    市场上铜银比价的剧烈波动,还引起户部的严重关切。他们还人到京城汇通总号质问,问为啥把铜银比抬升那么多?

    总掌柜程玄通手指铺面墙上张挂的价目表说:“没有啊,大人您请看,我们的铜银比还是一千对一两,从来就没变过!”

    “那怎么市面上必须要一千一百个铜钱,才能兑换出一两银子?”

    “那不过是涨了点手续费而已。”

    好吧,这是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户部的官员也只能无语了。

    中秋,宁世亮到达南京城,他通过汇通伙计的口放出消息,自己手头有五百两赤金,想要兑换成白银,但兑换比为一比八。

    南京市面上的商人闻讯都咬牙切齿的痛骂宁世亮,但身体却很诚实,飞奔着去和宁世亮兑换。

    没多久,这个消息就被到武昌大市场来订购铁器的商人给散播开来,于是一两赤金能兑换八两白银的比价,就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而向青山的野心远远不止一比八,他想要把这个比价推高到一比十,以应截断几十年后大航海商人,利用亚欧金价的不同而大量兑换大明的黄金。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9/9297/3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9/9297/3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