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一章无言以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卡尔博士,我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您,卡尔号核聚变装置,究竟有多厉害?”

    “我是《东京日报》的记者。”

    “我是《美联社》……”

    被一群记者围在中央,卡尔博士不禁没有感到烦闷,反而在一阵阵摄像机灯光的咔擦咔擦闪光下,他还觉得异常享受。

    人活一世,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就是为了某些伟大的追求,世界上没有绝对无欲无求的人,因为他生活在一个世俗的世界中。

    以前,卡尔博士有着将核聚变装置研究出来的梦想,花了他几乎一生的心血,他在现在做到了。

    心里的愿望实现,整个人放松下来,现在可不是谈论更高理想的时候。

    因为他自己也清楚,年龄大了,这么一项制备出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名誉,已经够他享誉世界。

    没必要再去博更多的名头,况且他也没那个精力,眼下只需好好享受来自于国家和外界的赞誉,在美好的祝愿中,接受上帝的庇护,安享晚年。

    “大家不要急,一个个来,能说的问题,我会慢慢解答。”卡尔博士微笑道,指了指一名漂亮的美国女记者。

    那名记者见状,欣喜地提问道:“卡尔博士,我想问问卡特号核聚变装置,是什么功率的,有多大,在以后核聚变能源,可以替代石油和煤炭吗?”

    “卡尔号核聚变装置,目前的功率是三千万千瓦,是世界上第一台可控的核聚变能源装置,同时,比起世界最大的核裂变装置,它的功率、环保性,都要超出后者一个数量级。”

    顿了顿,亚拉博士微笑道:“在未来,核聚变能源,自然可以替代石油和煤炭,因为他比煤炭和石油更加清洁,而且更加便利与强大。”

    又有一名记者问道:“亚拉博士,我听说华夏也在搞核聚变研究,在您看来,他们多久能制备出和卡特号一样的核聚变装置?”

    听到这话,卡尔博士老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道:“华夏近年来的发展的确日新月异,尽管他们作为世界前列的大国,但华夏始终不是发达国家,它依旧算是发展中国家。”

    “核聚变的研究,我从事了四十几年,从上个世纪就开始投入心血,而在我开始研究核聚变技术的时候,华夏还在解决核裂变电站的重重技术困难。”

    “我在这里,可以断定,未来五年内,世界各国,包括华夏、rb、俄国和欧洲各大强国,都不可能拥有成熟的核聚变技术。”

    核聚变技术有多复杂,有多么困难,只有卡尔博士自己才知道。在这点上,就连他的搭档和最亲近的学生,也没他清楚。

    经历了连续五六个记者的提问后,卡尔博士脸色的红光,愈渐浓烈。他指了指一名亚洲女记者。

    这名记者正是华夏人,她连忙问道:“博士,我听说金属氢是制备核聚变装置的重要物资,对吗?”

    “这是当然,如果没有金属氢,可控核聚变装置绝对无法制备出来。”

    记者又继续问,“那在您看来,未来科技去年就推出了金属氢,那他们公司有没有可能,也研制出了核聚变装置呢?”

    “这……”闻言,卡尔博士迟疑了。

    未来科技是一个神奇的公司,以往所有敢质疑这个公司的人,全都惨遭打脸,就连爆炸头也不例外。

    想到它的神奇性,一时间卡尔博士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过,看着周围记者的期待眼神,又想到制备核聚变装置的种种困难。

    卡尔博士一咬牙,便道:“金属氢的制备,与核聚变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我认为未来科技没有这种实力,因为就像是一个生产芯片的公司,无法制备出计算机一样,这是两种概念。”

    这话说完,卡尔博士更加笃定了自己的观点,一时间面露自信的笑容。但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不对吧,未来科技能生产芯片,但我记得在去年的发布会上,他们好像也拿出了一款超薄的笔记本电脑,而且功能还非常强大。”

    ……

    网络时代,信息的传递尤为迅速。这边的新闻发布会刚刚结束,半小时不到,世界各地就都知道美国已经研制出了核聚变装置的消息。

    一时间,网络上流言飞起,各种猜测和评论,如蜂拥般遍布了各界。

    李林飞这边,带着谭刚去第一研究所,将早就遣人准备好的核聚变装置,与大型的发电机组,交付给谭刚。

    完事儿后,时间来到凌晨。

    谭刚连夜调动部队,将装置运送回了燕京。

    次日早上七点二号便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没有处理文件,他正踱步在办公室,抽着特供烟。半分钟后,办公室房门被人敲了敲。

    “进。”二号吐出一个字。

    房门被推开,二号的目光也随即望了过去。

    “首长,消息经过核实,是真的!”二号的秘书走进来,一脸凝重地道。

    “嗯。”二号点了点头,脸色一沉,狠狠抽了抽两口烟,走到办公桌旁,将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

    “能源局那边的情况如何,联系过了吗?”片刻后,二号问道。

    “我昨天下午特意了解过,目前核聚变技术遇到了一些难题,单靠我们的专家研究,至少还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秘书答道。

    美国方面,对华夏研究出核聚变装置的时间,估计在五年,但华夏底子不错,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完成。而华夏此前以为美国也需要一两年,但没想到他们大半年就搞出来了。

    彼此之间,对对方的估计,都有些差池。“两年?不行不行,时间太长了,唉……”一声长叹,二号缓缓走动几步,坐在沙发上,眉头紧皱不舒展。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7/7912/104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7/7912/104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