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九流学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南港,万人空巷。



    皆来目睹新妇风貌。话说,王上屡被赐婚,皆是国色天香。料想此次亦不例外。安贵人生平,亦渐为人所知。“安侯”安世高之女。为大长秋兼领尚书令曹节收养。自幼长于禁中,知书达理,一身贵气。诸如此类。



    既是送嫁,必有交接。



    先由送亲使,诵读窦太后赐婚敕令。而后与迎亲使交接。礼乐奏响,队伍次第登岸。换乘王宫车驾,赴灵辉殿,行贵人婚仪。



    王妃、贵人、美人,仪轨大有不同。“六宫称号,惟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仪轨极高。



    曹节曾言:“若计成,当以‘贵人礼’聘之。金章紫绶,居于王宫大殿。薨后玉柙银缕,伴驾长眠。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仅此一句,便知大不同。



    冯氏为美人,便无此待遇。



    待送嫁队列与迎亲队列,合二为一。便有王宫车驾,列队船下。伴着人群的惊叹,安贵人惊鸿一瞥,登车远去。



    二宫太皇先行入车,并未露面。



    一路鼓吹幢麾,浩浩荡荡,驶向王都。



    沿途民众,自发焚香道旁。衣锦披绣,张灯结彩,普天同庆。爵民可锦衣车行,一妻一妾。亦是王法所定。



    蓟国二十等爵深入人心。与分户不析产之《圩田制》,相得益彰。



    或有人问。如此好事,蓟人岂不皆如蓟王这般,螽斯衍庆,子嗣绵延。事实确如此。然蓟国户数,一直维持在七八之间。究其原因,蓟人多择长子成家后,再诞下次子。只因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有很多。读书、习武、蹴鞠、赛马……



    一言蔽之,绝不能让我子,未战先怯。人生尚未落子,便投子认负。输在了起跑线上。编户齐民如此,更何况爵民乎。得闻详情,蓟王一声长叹。可怜天下父母心。古往今来,莫不如是。



    诸如营城术、通渠术、治水术、机关术、造船术、造纸术、印刷术、冶铁术、铸器术……凡蓟国专属,皆为大热学科。



    最近又兴航海术。闻市舶寺招收航海学徒,三千名额被一日扫空。



    许多路远,未能入选。齐聚市舶官寺门前。一时群情激奋。



    刘备专开朝议。



    蓟国三守五尹十六令,幕府重臣,悉数在列。



    市舶令田骅,始料不及:“三千人已是上限。寺中属吏,苦无人手可用。”



    “意料之中。”刘备轻轻颔首,并不怪罪:“奈何三千之数,之于千万国民,杯水车薪。乐府传舞乐,将作寺授机关,都水署必是河渠,市舶寺自是航海。孤以为,太过散乱。”



    “主公意欲何为?”上庠令郑玄,闻弦歌而知雅意。



    “何不汇聚一堂,令立‘大学’以授之。”



    “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郑玄言道:“大学与太学,当如何区分。”



    “太学坛,传显学。大学,授杂学。”刘备言道。



    “韩非子曰:‘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稍后,又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之说。前汉刘歆再增‘纵横’、‘杂’、‘农’、‘小说’,为‘十家’。班固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去“小说家”,时人将余下九家,称为‘九流’。敢问主公,显学、杂学,当如何区分。”上庠令郑玄,博古通今,果然大才。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蓟王出口成章:“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有其道理。今《蓟国百科全书》编撰有序。当集百家之大成。或称‘大儒学’。除此之外,诸子百家,皆入杂学。”



    “主公之意,乃将‘大儒学’置于百家之上。”郑玄心领神会。



    “然也。故太学坛传授大儒学,兼顾百家之精髓,称‘本科’。大学则分门别类,专授杂学,称‘专科’。”



    “原来如此。”群臣纷纷醒悟。本专之分,已道明一切。大儒学,本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对诸子百家进行提炼优化,融入儒学门下。然若要专修各学派,便可入蓟大学。



    太学、大学,一点之差。高下立判。



    “如此,当无需有显学与杂学之分。”上庠令郑玄言道:“便以本、专称之。”



    “甚好。”刘备轻轻颔首。



    “敢问主公,大学立于何处?”左国令黄承彦,起身奏问。



    “当是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之地。”刘备居高下问:“诸君可有高见。”



    蓟都尹娄圭当仁不让:“当在国都之内。”开玩笑。一栋奇观建筑的加成,娄子伯焉能不知。



    蓟都尹开口,余下三守四尹,皆不好与其相争。



    “如此,便在南广阳,择址兴建蓟大学。”



    南广阳城与南广阳港,隔巨马水相望。城池在北,港口居南。蓟国黄金水道,路经年不冻,船队往来如织,贩运蓟国名产。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两座坚城各纳民众,二万户,及一万户。南广阳一地,有民近三十万众。乃督亢秋成之重镇。港中有五千船户落户,亦是航运重镇。只可惜被笼统归为“督亢地”,名声不显。督亢者,乃蓟国心腹之地也。



    “喏。”娄圭大喜下拜。得蓟大学入驻。南广阳必将闻名天下。



    便在送嫁船队出发前。将作馆上呈微缩模型,几经修改完善,蓟大学随之择址兴建。



    因在南广阳,故称“南学”。周时,有东、南、西、北四学,并太学称“五学”。



    因次于太学。故大学主官,称“下庠令”。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郑玄注曰:“下庠,小学也。”蓟国小学、中学,乃是各城学、校。下庠,遂改大学之意。



    首任“下庠令”花落谁家,尚无定论。洛阳嫁车已至。



    蓟王身披华服,立于灵辉殿殿前。恭迎二宫太皇并安贵人,车驾入宫。



    恰逢云开日现。



    一缕暖阳,挥洒殿前。蓟王人中麒麟。丰神俊逸,溢彩流光。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7/7515/15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7/7515/15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