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合欢已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念念清华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又过了些日子,清愁的事总算告一段落,她也认识到自己的冲动,好好向爹认了错。虽然她不能一时之间就摆脱这份惨痛的记忆,但至少她知道应该去慢慢遗忘。

    而我,只是每日盼着,良生平安归来。

    良生走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他寄来的家书,我便可详细地知道他走过了哪些地方,和秦军交战了几回,胜负如何。

    我从来没有听到他说一句不好的话,不知是否真的像他说的一切都顺利,还是他只习惯报喜不报忧,不管怎样,我仍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牵挂他的安危。

    然而一天夜里,我忽然发了一场噩梦。

    我梦见自己到了一个尸横遍野的地方,到处都是血,痛苦的呻吟,还有浓浓的硝烟,我听见有人不停在唤我的名字,是良生在唤我!

    “你在哪儿,在哪儿?”我急着四处翻找,断肢,残体,还有烧焦的头颅遍地都是。

    他还在不停地唤我,我绝望地大哭,我就是找不到你啊!

    “良生!”我把自己哭醒了过来,才发现是做梦,眼前没有凄惨的尸体,只有凄凉的漫漫长夜。

    似有一块大石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口,使我愈加感到恐慌和压抑,这一夜,我再也无法安眠。

    一股不祥的预感幽幽地从心底升起来,因为正在韶阴与良生所率义军对战的,是东秦最负盛名的大将,章少游。

    我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是在公子的府上,那时他便是远近闻名的少年将军,十七岁便奉旨前往边塞,抗击匈奴。

    为他践行后不久,公子就被邓高所害。

    章少游远在边疆,皇命在身,未能亲眼见证咸阳三年前那场腥风血雨,想必他对此事的感知远没有我们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而前不久,赢桑忽然颁布了一道诏令,旨在替公子正名。此举果然赢得朝野上下一片喝彩。

    东秦内忧外患,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此诏一下,轻而易举便安抚了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忠臣良将们,章少游必定是这其中一个,甚至这诏书就是为了使他死心塌地为东秦卖命而下的。

    章少游名声在外,他素来军纪严明,手下将士个个勇猛无双,以一当十。

    既接到诏令平乱,章少游半个月之内便集结了边塞驻军,还请求赢桑大赦天下,将修建陵墓的三十万刑徒收入麾下,一支讨伐义军的四十万大军从咸阳浩浩荡荡出发,赶往了韶阴。

    而良生所率领的不过是受东秦压迫不得不揭竿而起的农民子弟,人数也不过十来万,这一仗,无论是从兵力还是从兵马的素质来看,义军几乎没有取胜的可能。

    而我,近两月来,每天都听到义军被打得节节败退的消息,现在已经退至函谷关外了。

    现在我又突然做了这个梦,我非常害怕良生是不是出事了,我多渴望老天给我一双这样的眼睛,能看得到千里之外的他,到底在哪里,我不要他打什么胜仗,输了也一点关系也没有,我只要他完完整整的,活着回来见我,就好。

    我不免又想起了三年前的那个傍晚,我也是这样心神不宁,坐立难安,后来就接到了公子的噩耗。

    我半夜起来跪在公子的牌位前,不停磕头,“清华再求公子一回,求公子一定要保佑良生,保佑他平安归来。求求你,公子。”

    我的潜意识里,一直觉得公子对我,是有求必应的,即使他走了,我也觉得他一定能听到我说的话,我对他的信任和依赖,从来没有因为岁月或任何变故动摇过一分一毫。

    就在我浑浑噩噩过了几天,忽然有人敲响了乔府的大门。

    是重山。

    清愁开的门,我从廊下路过,我看两人没怎么说话,反而呆站在门口好一会儿,便也走了过去。

    清愁见到我,倒像见了鬼一样,浑身一颤,张了张嘴,支支吾吾喊了一声姐姐,我看她的眼角闪着泪花。

    重山的表情有些僵硬,脸色有些苍白,仍气喘吁吁,他和清愁匆匆对视了一眼,对着我好几次欲言又止。

    “怎么了?”

    我的心就在他们相视的那一刻悬了空,我看出了清愁眼睛里的张皇无措和悲伤。

    “阿礼回来了。”重山终于吐了口气,缓缓道。

    我愣了愣,“回来了好啊,他在哪里呢?”

    “在我家。”重山怯怯道。

    “那良生呢,也在你家?”

    我终于问出来了,无比迫切,前所未有的紧张,我怕在听到他的回答之前就要落荒而逃了。

    我不敢。只是不敢。

    重山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我失魂道,“那,我去问问樊礼。他怎么也不来见我呢。”

    说着便往外走,却被清愁拉住了,“姐姐,别,”

    清愁在我身后幽幽道,“良生哥哥,他,他,死了呀。”

    “别胡说!我要亲自问樊礼!”我大声喝断她,甩开她的手,执意要去,却迈不开步子,原来我的腿早已经软了。

    “清华,”重山忙扶着我,叹声道,“我背你去。”

    我伏在他的背上,泪水便像决了堤的黄河,肆意往外涌。

    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喊着,“不会的,你答应过我,会回来。”

    我再一次来到了重山家里,见到了樊礼,他躺在床上,身上头上到处裹着血红的纱布,赵大娘在一旁仔细照护着。

    数月不见,他比之前瘦的多了。

    铁骨铮铮的八尺男儿见到我那一瞬间,呜呜痛哭。

    他艰难地撑起半个身子,从床头底下抽了一个东西给我。

    是那半块合欢玉。

    “良生,”我拿着像染了泥污一般的穗子,那是良生的血浸染过的痕迹吧。

    “他人呢?”我伤心欲绝地问。

    樊礼便将他们孤军深入遭秦军突袭,被困瑰羊山的经历一一告知。

    “十万义军,几战下来被打得七零八落,援军却久等不至!我们只能拼死突围,没想到最后,竟全军覆没,只有我一个人逃了出来,我连沈都尉的尸首都没有找到,这半块合欢玉,是他一早就交给我的,要我无论如何也要带回去给你。”

    我哭着道,“他还说了什么?”

    樊礼道,“他说,对不起。”

    我不要你的对不起,良生,我不怪你,不怪的。当初你走的时候,我每日就提心吊胆,那么多从军的人,有几个是毫发无伤的回来的。

    可怜永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

    我同她们一样,早已肝肠寸断。

    我有气无力对樊礼道,“你好好养伤,改日,我再来看你罢。”

    一起身,我便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栽倒在地。

    “清华......”。

    耳边不停传来良生的呼唤。

    良生!你在哪里?为什么我一点都看不见你?

    我的世界一片混沌,漆黑,窒息。

    他们都说良生死了。

    我不信。他说过他会回来的。

    带着这个信念,我睁开了双眼,不知过了多久。

    “姐姐,”清愁带着哭腔摇晃我的身体。

    我直直地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头顶的床幔,却是什么也没有看见。

    “下雪了?”我问。

    清愁顿了一顿,看了眼窗外,“嗯。”

    她又急着问,“姐姐冷么?我这就去加点碳。”

    她起身的瞬间,带过来一阵风,凉丝丝的,吹进了我的耳朵里。

    我怔怔地掀开身上的被子,游魂一般,走到了窗前,一把推开,窗外果然已是纷纷扬扬。

    我一点都不冷,我只是听到了下雪的声音。

    清愁回来,忽然一声大惊,立马把我推回到暖阁里,大声嚷道,“你还光着脚呢,连衣裳也不披!”

    她将我送回到床上,又塞给我几个暖手壶,一边努力地搓着我的手,道,“姐姐,你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我正好学了几个你爱吃的菜,我端过来给你尝尝?”

    “我不饿。”

    她抿着嘴,忍不住哭道,“姐姐你别这样,你要是难受就哭出来,或者打我骂我都行。你这样不吃不喝,会把自己折腾坏的,你让我和爹爹怎么办啊?”

    我只是推了她道,“你去,把我先时存下的棉花取出来,我给良生做件冬衣。”又喃喃道,“都怪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

    “你去啊?”我再一次催促她道。

    清愁仍是一动不动,我自己便要下床来,却被她按下。

    她双眼通红,哀求道,“求你了姐姐!”

    “用不着了,他再也不需要了。”她盯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悲痛道。

    “这种话,我只许你说一次!”我甩开她的手,执意下床来。

    “他死了!你就是给他做一辈子冬衣,他也穿不上了!”清愁跟在我身后大吼。

    我怒而转身,不由分说只顾将她往外推,“出去!”

    “姐姐,你振作一点!”

    “我不走!”

    “姐姐,你听我说,姐姐!”

    “…….”

    任她在窗外敲打呼喊,我只顾忙着手上的活,丈量,裁剪,缝制。

    我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天一夜,良生的冬衣就赶制出来了。

    我收拾好一切行装,来到父亲跟前。

    他看了我一眼,沉重地叹气。

    “你要去哪里?”他问。

    “我去找良生。”我道。

    他微微点头,眉头颤动,“去韶阴么?”

    我便点头,“我一定要去的,爹,我不能把他一个人留在那里。”

    他背着手,踱到门口,无奈道,“你去吧。早去,早回。”

    我红着眼,哽咽道,“爹,请恕女儿不孝。”

    父亲慢慢转过身来,向我伸出双手。

    我愧疚又感激地抱住了父亲。

    他轻轻拍着我的肩膀,我想,这个世上,只有父亲能明白我的。我只是不明白,凭什么命运要如此待我?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4/4113/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4/4113/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