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傻气的士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带着农场混大唐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对对,鲁老弟说的有道理,要我说我们就不该在涨价的时候才提升他们的供应价格,他们现在已经和朝堂交恶,任何时候把价格提上去都可以。”

    “不可,曹大叔这样想可就不对了。”一名青年端起酒杯。

    “东西突厥之人再是蠢笨,老是这样提价,他们也会拒绝和我们做交易。”

    “要知道我们真正的利润大头在大食国那一边,更远处听说还有无数的鬼域之国。”

    “他们横竖只是个中间商,没必要让他们承受太多的高昂价格。毕竟我们除了高端物品,还有一些廉价的东西可以卖给他们。”

    之后那个被称作卢老弟的人也开口道:“话说回来,这次和东西突厥人合作,我们可真是赚大发了,本来就是你我故意调价。将物价硬生生的给涨了上去。”

    “本来我们也是要多付出些代价的,结果没想到啊,被东西突厥的人给接了盘。”

    是啊,一个穿着福寿衫的大胖子说:“我们将物价调高之后,那些手里有余粮的百姓疯了似的把这些年囤在家里的土豆玉米都卖了出来,我都快担心钱财撑不下去了。”

    “没想到突厥人这么傻,说涨价就涨价,都没和我们还过,每一笔钱款都到位,这样下来李世民还怎么跟我们斗?”

    又有人幽幽的说了一句:“那些家里买不起粮食的,想必现在已经在路上了吧。”

    的确如他们所言,大唐的驿站每日都在向官府递交着流民通过的数量。

    负责此事的官员则不断的抓头挠腮,莫名其妙的涨价之风让一部分种植让土豆玉米的农户们,开始真正的坐享涨价带来的福利,硬生生的收了一大波银钱。

    但是对于那些家境刚刚缓和过来的,如蒙天灾,很多人窘迫到家里饭都买不起,不断的向当铺典当物品。

    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把家门给封存了起来,到外面开始逃荒,祈祷着到江南水乡之地鱼米众多,或许可以活下来。

    这种流民不断增加的事情自然早就引起了朝堂的注意,鉴于大部分官员都是世俗大家把握,因此这些信息也才花了点时间才传到李世民的眼中。

    相较于李世民,李愔则是很早就收到了这些消息。

    于是,李愔早早的利用折线图来统计流民的数量,整理好后再统一发给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这些每日暴增的流民,眉头深锁,几次想要下令将这些在背后调价的世家大族给狙杀,但屡屡被李愔给劝住了。

    “六子,你到底怎么情况,你难道是想助纣为虐吗?这些人每日哄抬物价,使得百姓流离失所,你也不看看州县治安每况愈下,这样下去,大唐将国之不国。”

    李愔则回信:“父皇稍安勿躁,这件事情,反倒是世家大族在做好事。”

    “从短期来看,的确有一部分流民开始走向了逃荒的路,但是我已经责令各驿站的官员开始打开官府粮仓,接济他们,将他们统一引导至岭南道这边。”

    “何况这些年下来,部分农民在家中储蓄有众多的土豆米粮,一直放在家中卖不出去,留在家中也是腐坏。”

    “现在,那些地主土豪强行抬价,他们把这些东西都给卖了出去,那么,亏损的一定是那些世家大族,现在短期看不出来,两年之后,土豆和玉米开始霉化腐坏,他们就知道什么叫吃亏了。”

    “更何况锦衣卫传来消息,突厥之人和范阳卢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开始进行了大量的买卖,范阳卢氏也不是省油的灯,据了解,他们已经将溢价转给了突厥之人来承受。”

    “此消彼长,突厥自然的国力会日益下降,他们百姓劳作的每一分力量都会被我国所化为己用,日后无论是重开贸易之城,还是狠狠的打他们一顿,我们都有了为之一战的力量。”

    这么一番解释之后李世民总算明白了李愔在想什么。

    世家大族虽然在做坏事,但他们无意间却加速了农民的财富增长速度。

    如果这时候是士族们有人捋的清帐的话,可以明显的发现,他们和突厥人都亏了一大笔钱,这笔钱流进了农民的口袋里。

    这也是李愔在收到涨价消息后,不做出其他回应的原因。

    这一次事件过后,外国且不说,中原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世家大族来犯这样愚蠢的错误了。

    至于流民。李愔也很无奈,只能寄希望于身处驿站的官员们不要贪污过分,克扣了流民们的粮食。

    为了保证宣传到位,不但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写明了流民若是没有粮食,可以去驿站领粥喝。

    更是让锦衣卫派出相关人员,四处安排说书人宣传这条消息。

    修路到现在,已经在稳定有序的进行了,然而人数仍旧太少。

    一方面,广州城在得到土豆之后,农民们疯了似的开始进行无休止的拓荒。

    导致大家耗在田里的时间非常之多,有空闲的农民也非常少。

    现在,流民的出现刚好补齐了李愔因修路的人员空缺。

    照着这个原因,李愔巴不得流民越多越好,不过李愔也清楚,流民本就困苦,发生这种事有不少人是毁家纾难。

    虽然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过来修路,但李愔还是不希望,这次涨价危机会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到了某些人的生死存亡。

    江南道的某个驿站附近,几个戴着草帽的布衣男子行色匆忙的走着。

    其中一个说:“领队,为什么不把那驿站官员给杀了?居然敢贪腐百姓的救命粮。可恶。”

    其他几个也议论纷纷:“就是,那个官员着实可恶,我听说因为他克扣了这批粮食,已经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形了。”

    领队抛出话来:“善恶自有天收,你我只是过去执行命令。”

    又补充道:“他这般行事,日后一定有他的恶果,我们锦衣卫也收录了他的恶迹档案,等流民一事了结之后,自然会有人跟他算总账。”

    “眼下,他对这块地面最熟,由他来安排人手来发放救济粥,是最合适的,给他点教训就行了。” 、、.。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2/2218/4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2/2218/4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