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婚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碧血红浪 小说()”查找最新章节!

    梅尧跟着何管家回到鹿鸣书院,来到梅老太爷的床前。

    屋里有好几个人。梅一剑坐在床边,握着老太爷的手,正在安慰老人。

    梅瑗站在床边,身子微微前倾,眼里含着泪花。梅缓的丈夫陈昂两手下垂握在身前,脸上挂着愁容。

    一头秀丽短发的梅珊,收起了她平日里的活泼,变得安静稳重。

    梅尧在老太爷的床前脆下,从梅一剑手里拉过老人干瘦的手:“爷爷,我是小尧。”

    梅老太爷缓缓地睁开眼睛,看了看他最心疼的孙子,用细微的力气说:“小尧啊,爷爷要走了,书院以后全靠你了。爷爷说过的话,都记住了吗?”

    “爷爷,您放心,你说的我都记着呢。男子汉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育人为本,守正改良。”梅尧一字一句重复着爷爷经常教导他的那些话。

    “好,好……”梅老太爷气息微弱,犹如灯丝。

    “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我和小尧在这里守着。”梅一剑站起来,将梅尧也拉了起来,“有什么情况,老何会随时通知大家。珊珊多日奔波刚回来,吃点东西,早点休息吧。瑗瑗,你去把北边厢房的收拾收拾,珊珊先住那边吧。”

    众人答应着,刚要散去,老太爷突然又开口了:“一剑,一剑。”

    “父亲,我在呢。”梅一剑又握住老太爷的手,“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尽管说。”

    “小尧,小尧……”老太爷指了指梅尧。

    “小尧在呢。”梅一剑说。

    “爷爷,我在。”

    “小尧,小尧……”老太爷喘了几口气。

    “小尧怎么了?要他做什么吗?”梅一剑握了握父亲的手。

    “小尧,订婚。我要看着……”老太爷惦记着孙子的婚事。

    “知道了,父亲,你放心。小尧到了年龄,我们会为他安排的。”

    “订婚……”老太爷又闭上了眼睛。

    “父亲,父亲。”梅一剑赶紧喊了两声,生怕老人家就此走了。

    梅老太爷气息太微,他呼吸的时候,嗓子眼里发出丝丝的声音。

    “父亲,我会尽快给小尧订婚。”梅一剑嘴里答应着,其实她并不想按父亲说的办,她只是安抚一下老人的心。

    梅尧看着母亲严厉的目光,心里说,我才不急着订婚呢。

    梅一剑当然明白父亲的心思。梅家在碧云镇传继了三百多年,一直人丁不旺,几次命悬一线,差点断了香火。

    梅老太爷只有一剑这一个女儿,没有办法,早早给她招了女婿入赘上门。

    梅一剑性格钢烈,做事风风火火,且思想前卫,不怕风大浪大,她的丈夫裘元任也就是梅尧的父亲,为人忠厚老实,是个本分的读书人。小尧三岁那年,裘元任得了伤寒去世。

    梅一剑没有再结婚。

    梅尧这一代,梅家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仍是单传,老太爷就是担心这脆弱的血脉有个三长两短,因此,催着给梅尧订婚办事。

    如今,小尧已经十四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所以,当梅老太爷提出这个要求时,梅一剑没多考虑就答应了。

    梅老太爷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晕迷。

    接连几日,老人家一直就是这种状态,醒来的时候,就叫“小尧,小尧”“订婚,订婚”。

    梅一剑明白,老人家心里有事,咽不下那口气。他的身子好起来的几率不大,之所以仍在维持,就是因为心里牵挂着孙子的婚事。

    这让梅一剑不得不认真考虑梅尧的婚事。老人是不能这样拖下去的。

    不过,她又想,如果小尧的婚事定下来,老太爷心事了却,会不会人就要走了呢?如果是那样,还不如就这样拖着,他还可以多活些日子。

    但是,一看到老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状态,她又觉得让父亲安详地逝去或许是对他最大的孝顺。

    梅尧在家里煎熬了几日,一直魂不守舍。老太爷的病情稳定下来了,一时半会看似不打紧,他便迫不及待去找戏班子。

    然而,人去楼空。戏班早就转场了,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梅尧想起常小树,他一定知道戏班的下落。于是,他从常栋梁那里打听到常家,独自一人来到镇外山脚下的一户人家。

    ……

    梅尧找到常小树的时候,小树正在往家里的一棵大树上挂熏肉。

    “小树,小树。”

    常小树好像什么也没听到,只顾干自己的活儿。

    “常少侠,常少侠。”梅尧站在树下放开嗓子喊。

    小树仍然不回应。直到把手中的几块熏肉挂好之后,才从树上滑了下来。他没有理会梅尧,转身在屋檐下拿起一把镰刀,背上背篓,往屋后的山上走去。

    梅尧一把拉住小树的胳膊:“小树兄弟,上次是我不对,不该不辞而别,我向你道歉。”

    小树摔了一下胳膊,没摔开。梅尧抓得很紧。

    “小树,那天我爷爷快死了,我没有来得及告诉你,就匆匆回家,实在对不起。”

    听梅尧这样说,常小树才停下脚步,心中的闷气稍稍有所舒缓:“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我想问一下,戏班子去哪里了?”梅尧有点不好意思。

    “我咋知道?”小树一脸的无所谓,“他们走街串巷,哪里有人请,他们就去哪里。”

    “如果,你的表姐表哥来你们家,你能不能告诉我一声。”

    “你想干什么?”

    “我,我想跟你表哥学拉二胡。”梅尧说出这样的话,连他自己都觉得实在太牵强

    “我们两家多年不联系了。他们从来不来我家。”小树又摔了一下胳膊。梅尧松开了手。

    小树接着说:“我姑妈和我爹关系不好,我们虽然是亲戚,但很少往来。”

    “哦……”梅尧感到失望。

    “你可以去黄江县城看看,听说,他们要去县城演出。”小树扔下一句话,进山去了。

    梅尧悻悻地回到家里。

    他先溜进爷爷的卧室,偷偷拿了些银元,准备去顺安码头坐船进县城。谁知,他刚出了老人的卧房,就被梅一剑撞见。

    “干什么去?”梅一剑对别的书生向来态度和蔼,对待三个女儿也一向亲热,唯独对梅尧很少有笑脸。她那冷峻的目光在梅尧心里一再留下阴影。

    “我,我想去趟县城,看看最近有没有新版书籍。”

    “买书,呵呵,”梅一剑冷笑一声,“梅公子什么时候喜欢上新版图书了?你不是向来以为四书五经就是世间最上等的书籍吗?”

    “哦,我,我想找几本新书,念给爷爷听。”梅尧说出这句话就后悔,自己实在笨嘴拙舌。这样的借口经不起推敲。且不说梅老太爷时晕时醒,神志不清,就是要念书,也该找些孔孟之作才能让他老人家安心。

    其实,梅尧的口齿并不笨,只是到了梅一剑面前,他的表达能力就下降了三级台阶。

    “你想买书,正好,跟我一起去长丰书店吧。马车已经备好了。”梅一剑撩起长衫,迈开大步就往外走。

    梅尧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却也不敢反抗,只好跟在梅一剑的身后走出大门。

    想见那个唱戏的姑娘,只能暂且等一等了。

    在这个家里,梅尧不怕任何人,除了母亲。他很想把书院的事好好做起。但,他与母亲的观念相差很大。

    梅一剑虽是女流之辈,但是思想开放,不仅自己接触过一些革命党人,还把一对双胞胎女儿梅阑和梅珊送到武昌读书。两个女儿先在省立师范学校就读,后来又同时转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也就是黄埔五期学习。

    梅一剑本想把梅尧好好培养一番,希望他担起书院的大业,无奈梅尧自幼胆小怕事,性格柔弱,可能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厚道和懦弱。梅一剑怒其不争,也就少了耐心。

    正因如此,她才把多数精力放在两个双胞胎女儿身上。

    至于大女儿梅瑗,梅一剑操心不多。梅瑗是个中规中矩的妇道人家,做事有板有眼,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梅一剑本想为她招个女婿,已选中了陈昂。后来,梅尧降生,梅瑗女婿入赘的事就没再提了。

    陈昂常年住在梅家,跟上门女婿差不多。他既担任书院的先生,给书生们讲些新式思想,另外,也参与一些梅家的日常管理。当然,重大事项,都是梅一剑做决定。

    书院除了陈昂,还请了两位先生,一位是老秀才杜谨,专门教授四书五经,还有一位留过洋的李博士,专讲西方思想文化制度。

    梅一剑经营书院的理念与梅老太爷不睦,她经常做出一些突破传统的举动,老太爷每每不满,前些年还有气力改回去,这几年,人老了,世道也变了,管不动了。

    但是,人老心不老。梅老太爷管不住女儿梅一剑,就把心思放在孙子梅尧身上。

    梅尧的性格与母亲格格不入,却与梅太爷不谋而合。于是,老太爷把终生所悟悉数传给梅尧,希望孙子能继承他的衣钵,按儒家思想传统把书院办下去,并发扬光大。

    如今,老太爷病倒了。梅一剑完全可以按自己思路处理书院的一切事务,而梅尧呢,梅一剑并没有把他当回事。

    老太爷提出的给小尧订婚,梅一剑当时只想应付一下,后来想想,也许老人家说的对。梅尧早点成家,没准可以收收心,好让这个少年早日成人。

    马蹄“嗒嗒—嗒嗒”地敲击着青石路面,梅一剑和梅尧坐在马车里,谁也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1/1146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1/1146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