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廊房四条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明朝太子的培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其中出阁读书是很重要的一项,该制度是太子专享,其他藩王不能有。

    明朝是个很重视祖制的朝代,出阁读书即承认太子地位是起源于嘉靖帝。

    嘉靖帝笃信道教,相信两龙不能相见的传说,拒绝见他的皇子和立太子。

    但却让他的长子朱载垕出阁读书,并按太子的制度培养。

    自此出阁读书即承认太子的身份成为名义上的祖制。

    故神宗朝国专本之争时,大臣提议让皇长子出阁读书,即是一种即承认太子身份,又不明确提立太属子的妥协方案。

    出阁读书还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可以出宫,如当日可回来就不需要告知皇帝老子,如果当日不能回就必须向皇帝老子申请并被批准才可以。

    朱慈烺倒是想去找找亲老子,可惜多次要求觐见都被崇祯帝以各种理由拒绝。

    这次他又弄出了这般大事可崇祯帝还是毫无动静,这让朱慈烺沉不住气了,他必须再弄出一个更大的动静来才可以。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出宫?”

    第二日早饭后,东方芸笑咪咪的跑进书房,一身黑色的长袍将她衬的有了几分男儿色,像是一个眉朗星目的俊少年。

    朱慈烺看着女扮男装的东方芸点头道,“嗯,还真不错!戴上文士巾有了几分书生模样。”

    东方芸很臭美地说道,“底子好长得俊,扮什么就能像什么!”

    “你还真不谦虚!”朱慈烺笑着说完,又问道,“多少人出去?”

    东方芸一边迫不及待地推着他向外走一边大声说道,“内侍六人,宫女七人,再加上你我两人一共有十五人。”

    住在钟粹宫的人一共只有二十七个人,除朱慈烺和东方芸外,还有十五名宫女和十名内监。

    只有八名年龄较小的宫女、内监和四名厨娘被留下看家,其他人全都穿了男装跟着朱慈烺出宫了。

    现如今的紫禁城与后世的紫禁城完全不一样,天安门现在叫承天门。

    出了承天门走过金水桥后是一条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又叫千步廊,走完千步廊再出了大明门才算是出了紫禁城。

    当今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廊房四条,廊房四条位于正阳门大街,建于明永乐年间。

    发展到崇祯朝,又先后修建了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廊房四条。

    廊房意为经营的店铺,当时明朝的皇帝朱棣,鼓励百姓发展工商业,于是在北京修建了很多的廊房。

    除了正阳门大街这一块,还有鼓楼、东四一带也建有廊房,只是最热闹的地方还是正阳门大街。

    明孝宗弘治元年,由于廊房胡同里商业繁荣,出现了很多盗贼。

    明孝宗就在廊房胡同口修建了许多的栅栏,其中属廊房四条修建的栅栏大,所以廊房四条又叫大栅栏。

    出宫找热闹的最佳去处当然是大栅栏,所以浩浩荡荡地一行人也就去了大栅栏。

    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廊坊的门面装修有高端的、有古朴的,整个街道比很多影视剧中的古代商业街都要好了很多。

    还有些商铺高有五层楼,装修的门面更是堪称豪华,这一切要比朱慈烺想象的明末悲惨社会要好了一万倍。

    近几年社会动荡,河南、山西与湖北三地造反不断,朝廷派大军清缴,关外建奴鞑靼更是隔三差五得就入关抢掠一番。

    朝廷打仗需巨额银粮充作军需,但多年来只是对农民大肆盘剥,商税矿税已经有十几年没收取过了。

    隆冬时节,天降鹅毛大雪,农民饥寒交迫,不堪困苦,流离失所。可城内居住的百姓生活似乎没受到丝毫影响,兜售货物的商人也都笑容满面,营造出了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

    街边的小贩笑咪咪的替小孩子捏着糖人,大大小小的食店酒肆里,还不到午时就宾客如云了。

    今日还下着雪,可也没减少这里的热闹气氛,过往客商与行人也没有减少多少。

    街道上的行人络绎不绝,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店铺,多是一居一室排列,为了更好地吸引客人,店家都把能够吸引人的商品摆在门口的街道上。

    叫喊声、买卖声、儿童嬉游声不绝于耳,众人锦衣畅游,欢快无比。

    朱慈烺感叹道,“大明国家很穷,却是藏富于民,京师到处都是有钱人啊!”

    东方芸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只是自顾自地说道,“就是下雪了,要是不下雪就更热闹了。”

    一旁的雨化田听到东方芸的话轻轻笑了下,心里暗道,下雪才是最好的,心里同时盼着今日能够有惊无险的平安回宫。

    “看到好吃的就都尝一点,今日我请客。”

    东方芸拍着自己鼓鼓的荷包甜甜地笑着,如此对众人说道。

    可众人对她的话却没有任何的反应,都老老实实地站着,没有一个人伸手要钱的。

    他们这些人刚进钟粹宫的时候,就看到了永生不敢忘的一幕。

    后院的雪地里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姿态各异的奴婢。

    他们当时的恐惧是难以用文字描述出来的,待在钟粹宫的每一日都是兢兢战战,如履薄冰。

    好在,几天相处下来,又发现太子殿下是个好说话的人后,才胆大了少许,空闲的时候也敢围坐一起拉呱唠嗑了。

    有时太子兴致好了,还给他们讲故事,如《红楼梦》、《聊斋》等特别吸引人的故事。

    他们这些人尤爱听《红楼梦》,要是实在不过瘾了,缠着太子多说一回,太子也会满足他们的要求。

    朱慈烺笑道,“你们都别撑着了,芸姐儿可是个有钱人。”

    那些宫女与内监们这才敢围了过来,纷纷伸出手掌等着拿银子。

    东方芸一点也不小气,每人给了半两碎银子,然后一行人沿着一个个小吃摊的路线尝过去。

    朱慈烺不用花钱买,每次都是东方芸买了先尝一点然后再给他吃,好似他才是跟班一般。

    有道是下雪不冷化雪冷,有风吹来也不觉得冷,整条大街都是热火朝天的感觉。

    吆喝声、唱喏声、拉客声、讨价声、争吵声,声声入耳。

    “爷,有卖花灯的。”

    “爷,这花灯做得好,精致得很,要不买两盏吧?”

    东方芸在彩色花灯面前挪不动腿了,她毕竟只是十多岁的孩子。

    进宫后又有朱慈烺赴百般宠着,所以宫里的无数规矩在她面前失效了九成九。

    朱慈烺拍了拍身上的雪说道,“下着雪,你不买伞买花灯?别人都打着伞,唯独你提着一对花灯?”

    东方芸不高兴地嘟嘴,然后又绕着他嘟嘟囔囔地说着,“花灯漂亮,挂在钟粹宫还能添喜庆……”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1/11236/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1/11236/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