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村庄村风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投票推荐

    

    许多年以来,我们村庄,让我一直觉得可以赞美的地方有许多,不管是风景与村民的纯朴,还是道德观念,都是非常让周边各个村的村民们所肯定的。

    我们村的村民,最大的优点就勤劳和诚恳。

    我父母亲这辈人更为突出,他们经历过历史的潮起潮落,经历过各种苦难与艰辛,还要养育那么一大家子,都是靠辛勤的双手与肩膀来支撑我们家庭小小的世界!

    父母们一年到头,真正休息的日子很少,为了孩子们,父母真的操碎了心,现代年轻人,要带个孩子都喊天喊地,还非得让父母前来帮忙带孩子,有条件的人家或者请保姆代劳,哪能像我父母那代人那么辛劳,就拿几个月小孩来说,现在大多人都用尿不湿,老人们就会用布片,现代人只会用奶粉,父母们哪有奶粉,他们会用米粉和稀饭,虽然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但是反应出来的现代人再也没有老一辈人那么会吃苦了。

    以前,平常天晴时到我们村庄,想找个人玩一下都得看运气,一般人都出去劳动了,根本不像别的村庄,三五成群在打牌搓麻将,据我所知,我们村出来的人,对麻将都很感冒,就像我自己,到了三十多岁才接触到麻将,还给别人“交学费”才有点懂,原本对麻将就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我们初中阶段那几年,升学率不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大多老师都是代课老师,加上乡镇交通不方便与贫穷,学习条件差,能考到县城的人少之又少。

    不知哪一年,不知什么风,竟然让我们的村民不约而同都想把子女送去读书,想办法也得让孩子考上高中,然后再考大学。这种风原于村里有几个代课了考取师范学院,然后有人考上大学,阿兰考取中专,还有另外两个考上中专,一时村里读书的硕果累累,他们得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为光宗耀祖,这可是件十全十美之事,一时间,村民把子女送去读书送出头的观念蔚然成风。

    我们初中同学,阿德曾经是我的铁哥们,虽然不是我们四大天王之一,但他是我交往密切的同学了,他家庭条件在村时已经算是优越的那种,他有个哥哥成绩优秀,考了中专,而他在哥的影响下,在家自学,并且练了一手好书法,还学会吹笛子,还能用树叶吹乐曲,也能用唾液吹泡泡,还会利用四颗石子不停地循环地耍杂技。在我眼里,他就是个人才,各方面优秀地成为我的模范,暗地里佩服与羡慕他。

    阿德原本成绩没我好,在自学过程中,他成功地考取高中,而且在高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然后考上了大专,成为我们那年纪相仿的潜力股,现在成为某大企业的总裁。

    还有几位,初三重读了几年,或者还有初三毕业后再改名换姓去再从初一读起,为的就是要把子女变成人才,哪怕是自己家里再艰辛,父母再累,也都不甘落后。

    “土豆,你还想不想读书?”土豆的父亲在我初中毕业那时问土豆,那时电视已经在村庄普及了,电视里有许多学校广告。土豆的父亲看到土豆那么喜欢练武,再说土豆的练武的根基不错,那时候村里考上师范的有几个,把老师当作铁饭碗,以土豆他爸爸那时的远见,就问土豆对读书有没有兴趣。

    在社会上混了两三年的土豆,非常渴望读书,他父亲这样问他,于是他说:“爸爸,我非常渴望再去读书,没有文化,想立足社会真的太难了!”

    “那好吧,电视中广告某某武校,我咨询过,也问过那些见过世面的朋友,他们都说那学校是好的,我看,那是最适合你去的学校了,以后或许也也能当个老师,父亲就靠你来为家庭争光了!”

    土豆把他要去上武校的消息告诉我,我鼓励他,又羡慕他,他就选择了那所武校。几年后,他当过体育老师,还当过别人的保镖!

    我初三毕业时未能考上高中与中专,后在社会上流浪半年后,父亲问我是不是还想读书。

    “当然想,可是……”我流着泪水说。社会这口饭难吃,自己只是个矮小的初中生。

    “那就像阿德那样自学吧!”父亲认真地说。

    那半年,我跟着阿德,真的在家里自学,然后一起报考,阿德都成功了。

    那年我考得不是很好,去上高中得另外多交两千元。我收到通知书后没跟父母说,当时两千对我们家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数目。等于我又落榜了。

    然后我有机会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代课,记得一个月才一百零五元工资。那时小牛已经结婚,开始经商了。代课代了一学期,父亲又让我们村一个老师帮忙下,让我到他们学校继续读书,总希望我能考上高中或中专,也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得到一个理想的工作,让我们家扬眉吐气。这年我目标是考中师,因为我代课,当老师是我的理想目标,然后造化弄人,我在中考数学的头天晚上,吃了餐饮的四季豆(后来的知识让我明白,未炒熟的四季豆容易中毒),那天晚上我就拉肚子拉了几次,凌晨两点还未睡,天气火热又不适应,第二天数学考得不理想,距离中师还差几分,然后进入了高中,总算没人父母丢脸。

    我们之后,村里依然想把子女考上大学,读书这独木桥的吸引依然那么大,然而成群结队的大学生出现在我们村庄,大学已经不再是稀罕的名词,考了也分配不到工作,铁饭碗的观念渐渐淡出,但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永远在做长辈们中延续。

    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村风!虽然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村庄已经非常零落,为了子女读书与城市化的步伐,村里已经只剩下那么几个老人,他们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守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圣地”,落叶归根之心和与城市步伐的落差,宁愿默默地坚守这里。

    蓦然回首,许多自己小时候就认识的老一辈,现在已经剩下寥寥无几,岁月的魔力,夺走无数生命,或亦生老病死,谁又能阻挡?曾经想永生的秦始皇,他拥有那么优越的条件都无法阻挡岁月的侵蚀,世间还有谁能实现,何况是山村里的贫民百姓。

    感谢故乡的纯朴、勤劳、诚恳,上进,让我们养成这样的习惯,以至于我们流落在异乡,遇到种种困难,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自己的村庄,又增添一股动力来鼓励自己,让自己获得新的力量来走出困境,让自己能在异乡绽放光芒!

    路在延伸,山村的村风依然在植根在外的村民们延续着,每年都能听到村民们的女子成功的喜讯,更多的喜讯!

本文网址:http://www.bdhwx.com/10/10925/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bdhwx.com/10/10925/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